統(tǒng)計師考試國民經濟統(tǒng)計學科目練習題(2)

字號:

國民經濟統(tǒng)計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3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統(tǒng)計指標按其反映總體特征的性質不同,可分為( )
     A.實體指標和行為指標 B.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
     C.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 D.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2.分配數列各組標志值不變,各組單位數擴大2倍,則其算術平均數( )
     A.擴大2倍 B.縮小2倍
     C.保持不變 D.擴大1/2
    3.分配數列的兩個組成要素是( )
     A.分組和次數 B.頻數和頻率
     C.組距和組數 D.組距和次數
    4.普查是指( )
     A.對總體的全部指標進行調查
     B.對總體的全部單位進行調查
     C.對總體單位的每個標志進行調查
     D.對總體中的絕大部分單位進行調查
    5.總指數與個體指數的數值相比( )
     A.總指數大于所有個體指數
     B.總指數小于所有個體指數
     C.總指數等于所有個體指數的總和
     D.總指數總是介于所有個體指數的值與最小值不同
    6.從理論上講,若各月之間無季節(jié)變動,則各月的季節(jié)比率應等于( )
     A.0 B.1
     C.4 D.12
    7.在進行類型抽樣時,為了減少抽樣誤差,應盡量將( )
     A.同類單位劃分在同一組內
     B.不同類單位劃分在同一組內
     C.不同類單位相互搭配
     D.同類單位分別劃分在不同組內
    8.兩個變量間的相互依存程度越高,則二者之間的相關系數值越接近于( )
     A.1 B.-1
     C.0 D.1或-1
    9.指數按其所表明的經濟指標性質的不同,可分為( )
     A.個數指數和總指數 B.廣義指數和狹義指數
     C.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 D.綜合指數和平均指數
    10.國民財產分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其他資產的分組依據是( )
     A.性質不同 B.經濟用途不同
     C.占有者不同 D.經濟類型不同 11.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記賬原則是( )
     A.單式記賬 B.增減記賬
     C.收付記賬 D.借貸記賬
    12.財政收入除了預算內收入,還包括( )
     A.地方預算收入 B.部門預算收入
     C.企事業(yè)單位預算收入 D.預算外收入
    13.在用經濟效益綜合指數評價經濟效益時,首先要確定( )
     A.綜合指數的計算方法 B.經濟效益指標體系
     C.衡量經濟效益水平的標準值 D.各指標的權數
    14.統(tǒng)計上,資產負債核算的主要形式是通過( )
     A.編制資產負債指標體系來進行的
     B.建立資產負債數字模型來進行的
     C.設置資產負債賬戶來進行的
     D.編制資產負債表來進行的
    15.商品庫存保證銷售天數等于( )
     A.平均每日商品銷售量÷期初商品庫存量
     B.期初商品庫存量÷平均每日商品銷售量
     C.平均商品庫存額÷平均每日商品銷售量
     D.期末商品庫存量÷平均每日商品銷售量
    16.按收入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不包括( )
     A.生產稅凈額和營業(yè)盈余 B.固定資產折舊
     C.勞動者報酬 D.總投資
    17.某企業(yè)三月初庫存為20萬元,商品購進150萬元,商品銷售145萬元,商品出口10萬元,則該企業(yè)三月末庫存為( )
     A.10萬元 B.15萬元
     C.20萬元 D.35萬元
    18.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以( )
     A.新MPS為基本框架,向國外標準靠攏
     B.新SNA為基本框架,自成體系
     C.是MPS與SNA兩者結合的框架
     D.新SNA為基本框架,向國外標準靠攏
    19.當一個國家勞動力資源中青壯年人口所占比重較高時,則表明( )
     A.勞動力資源素質相對較高且平穩(wěn)發(fā)展
     B.勞動力資源素質相對較低且平穩(wěn)發(fā)展
     C.勞動力資源素質相對較低且可能呈減少趨勢
     D.勞動力資源素質相對較高且不平穩(wěn)發(fā)展
    20.勞動力資源總量屬于( )
     A.時期指標 B.時點指標
     C.平均指標 D.相對指標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對某市居民戶調查資料按家庭人口數分組,分為1人,2人,3人,4人,5人…,匯總各組家庭數形成的數列是( )
     A.分配數列 B.變量數列
     C.單項式數列 D.組距式數列
     E.異距數列
    22.商品銷售總額不包括( )
     A.購貨退回的商品
     B.對國外直接出口的商品
     C.商品損耗和損失
     D.售給公用事業(yè)單位經營使用的商品
     E.出售本企業(yè)自用的廢舊包裝用品
    23.要保證動態(tài)數列中各指標的可比性,編制動態(tài)數列時應遵守的基本原則有( )
     A.時期長短應該相等,時點間隔一致
     B.總體范圍應該一致
     C.指標的經濟內容應該相同
     D.指標的計算方法和計量單位應該一致
     E.指標的數值應該按大小順序排列
    24.影響就業(yè)率指標數值大小的因素有( )
     A.勞動力資源總量 B.離、退休人數
     C.在業(yè)人數 D.人口總數
     E.(待)失業(yè)人數
    25.微觀上的流動資產包括的內容有( )
     A.現金 B.各種存款
     C.長期投資 D.短期投資
     E.應收及預付貨款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70分)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離散變量
    27.完全相關
    28.常住人口
    29.重點調查
    30.逐期增長量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1.整群抽樣的特點有哪些?
    32.在什么情況下存在總方差( )、組內方差( )和組間方差( )?并寫出三者之間的關系式。
    33.計算平均發(fā)展速度的方法有哪兩種?各有什么特點?
    五、計算、分析題(本大題共4題,第34、35小題各5分,第36、37小題各10分,共30分)
    34.某市2002年國民收入為450億元,其中用于消費250億元,用于積累200億元,該市2002年年平均人口數為2250萬人。
     要求:(1)計算該市2002年國民收入中積累和消費的構成及比例關系;
     (2)計算該市2002年人均國民收入;
     (3)指出上述計算指標的所屬種類。
    35.1998年我國全部國有及規(guī)模以上非國有工業(yè)企業(yè)有關資料如下:
    指 標 單 位 數 值
    工業(yè)增加值 億元 19421.93
    流動資金年平均余額 億元 45420.55
    固定資產凈值年平均余額 億元 44136.87
    銷售收入 億元 64418.86
    利潤總額 億元 1458.11
    利稅總額 億元 5521.92
    從業(yè)人數 萬人 6195.81
    要求:根據表中資料計算1998年我國全部國有及規(guī)模以上非國有工業(yè)企業(yè)總體的工業(yè)勞動生產率、工業(yè)資金利稅率和工業(yè)流動資產周轉速度指標。
    36.某企業(yè)所生產的三種產品的成本資料如下:
    產品 總成本(萬元) 單位產品成本降低(-)
    或上升(+)率(%)
     基期 報告期
    甲 230 261 -6
    乙 160 180 -4
    丙 140 120 +2
     要求計算:(1)該企業(yè)的總成本指數和總成本的增加(或減少)額;
     (2)該企業(yè)的單位成本總指數和由于單位成本變動而增加(或減少)的總成本;
     (3)該企業(yè)的產量總指數和由于產量變動而增加(或減少)的總成本;
     (4)對該企業(yè)的總成本變動進行簡要分析說明。
    37.某連鎖經營公司所屬5個零售店某月的銷售額和利潤額資料如下表:
    商店名稱 A B C D E
    銷售額(千萬元) 3 5 6 7 9
    利潤額(百萬元) 2 3 3 4 5
     要求:(1)計算銷售額和利潤額之間的相關系數;
     (2)用最小平方法計算利潤額對銷售額的回歸直線方程;
     (3)對計算結果進行簡要的分析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