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學校里,你會發(fā)現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肖像畫,同時你也能看到愛因斯坦、達爾文等科學家的簡介。這些圖畫用加外框的玻璃鏡鑲嵌,整齊地排列在學校的走廊或教室內各窗戶間的位置,就好像這些大師的微笑能為教室增添光亮和色彩。
此情此景讓我備感振奮。中國學校的墻壁上懸掛的畫像竟然不再是毛主席、列寧,或者其他帶有個人崇拜性質的面孔,而是學識淵博的科學家。這種做法無疑為渴求知識的孩子們暗示了這樣一個令人振奮的信息:努力學習、通過艱苦的科學研究和確鑿的證據,提出見解深刻的理論,最終豐富人類的精神財富——這是人類智慧的成就,也是孩子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我很感激于中國的學校沒有任何有關上帝的圖片或故事書,也沒有推崇道金斯(注:英國生物學家,曾對基督教和其他宗教進行猛烈批判)所說的“宗教錯覺”或“盲目信仰”等另一極端的理論。
當然,中國的學校每周都有升旗儀式,這在我們歐洲人看來有些過分愛國。每個學生排好隊,隨著國歌做著各種手勢。但這肯定比灌輸上帝的觀念、煽動恐懼的宗教好多了。大多數宗教都是用這種方式使大家“保持一致”,宗教特別強調灌輸思想要“從小下手”(難道你不認為麥當勞也是如此嗎?)。
中國的孩子,按照我的理解,被“威嚇”成一個“同質化”的群體,他們要面對無處不在的“恐嚇”,即不努力就有可能被社會淘汰。他們竭盡全力要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的公民。
但是,由于這種教育過程在宗教體系以外,所以在我看來,它應該是一個受鼓勵的教育方式,它看重更實在的科學精神,即以成功的名義力爭上游、科學思考。這種教育模式與許多國家學校里蔓延的宗教不一樣,那里更注意道德的監(jiān)督和宗教教條。他們刻意削弱科學,以便盡可能強化那些支持宗教存在的支柱性信念。
看看美國正發(fā)生的滑稽一幕:某些學校異常保守,而那些研究基督教的人士,竭力想把達爾文的進化論趕出校門。他們沉浸于《圣經》里的神話故事,16世紀的一幕似乎又在重演。只不過伽利略受到了天主教的迫害,而今天的孩子們受到那些頭腦里只有耶穌的父母的嚴格管制:任何違背《圣經》的東西都不許學!
許多基督教徒不理解的地方在于:科學定理只是定理,它們雖然不是絕對真理,但它們建立在嚴格的科學實驗基礎之上,這比那些僅僅是故事的東西要好多了!
對進化論的批判只會讓美國變成其他國家的笑柄,而中國也會乘機在某些領域超過美國。看看成千上萬在美國上學的中國孩子,他們多數因為自己取得的成功而被摩根斯坦利、輝瑞、微軟和谷歌等美國公司聘用。他們大多數時間不是被灌輸一些諸如諾亞怎樣造方舟的故事,他們會經常盯著愛因斯坦的面容思考:“我如何成為這樣的人?”最終,他們取得了成功。
此情此景讓我備感振奮。中國學校的墻壁上懸掛的畫像竟然不再是毛主席、列寧,或者其他帶有個人崇拜性質的面孔,而是學識淵博的科學家。這種做法無疑為渴求知識的孩子們暗示了這樣一個令人振奮的信息:努力學習、通過艱苦的科學研究和確鑿的證據,提出見解深刻的理論,最終豐富人類的精神財富——這是人類智慧的成就,也是孩子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我很感激于中國的學校沒有任何有關上帝的圖片或故事書,也沒有推崇道金斯(注:英國生物學家,曾對基督教和其他宗教進行猛烈批判)所說的“宗教錯覺”或“盲目信仰”等另一極端的理論。
當然,中國的學校每周都有升旗儀式,這在我們歐洲人看來有些過分愛國。每個學生排好隊,隨著國歌做著各種手勢。但這肯定比灌輸上帝的觀念、煽動恐懼的宗教好多了。大多數宗教都是用這種方式使大家“保持一致”,宗教特別強調灌輸思想要“從小下手”(難道你不認為麥當勞也是如此嗎?)。
中國的孩子,按照我的理解,被“威嚇”成一個“同質化”的群體,他們要面對無處不在的“恐嚇”,即不努力就有可能被社會淘汰。他們竭盡全力要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的公民。
但是,由于這種教育過程在宗教體系以外,所以在我看來,它應該是一個受鼓勵的教育方式,它看重更實在的科學精神,即以成功的名義力爭上游、科學思考。這種教育模式與許多國家學校里蔓延的宗教不一樣,那里更注意道德的監(jiān)督和宗教教條。他們刻意削弱科學,以便盡可能強化那些支持宗教存在的支柱性信念。
看看美國正發(fā)生的滑稽一幕:某些學校異常保守,而那些研究基督教的人士,竭力想把達爾文的進化論趕出校門。他們沉浸于《圣經》里的神話故事,16世紀的一幕似乎又在重演。只不過伽利略受到了天主教的迫害,而今天的孩子們受到那些頭腦里只有耶穌的父母的嚴格管制:任何違背《圣經》的東西都不許學!
許多基督教徒不理解的地方在于:科學定理只是定理,它們雖然不是絕對真理,但它們建立在嚴格的科學實驗基礎之上,這比那些僅僅是故事的東西要好多了!
對進化論的批判只會讓美國變成其他國家的笑柄,而中國也會乘機在某些領域超過美國。看看成千上萬在美國上學的中國孩子,他們多數因為自己取得的成功而被摩根斯坦利、輝瑞、微軟和谷歌等美國公司聘用。他們大多數時間不是被灌輸一些諸如諾亞怎樣造方舟的故事,他們會經常盯著愛因斯坦的面容思考:“我如何成為這樣的人?”最終,他們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