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犯罪學(一)試題3

字號:

.經濟發(fā)展與犯罪的增長之間( )
    A.存在著同步增長的規(guī)律 B.存在著一種必然的聯(lián)系
    C.并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 D.沒有任何關系
    22.無智能缺陷、心理紊亂不定、對自己的缺點毫無察覺、對別人不負責任、自制力差、易盲動等屬于( )
    A.精神發(fā)育遲滯的表現(xiàn) B.精神常態(tài)的表現(xiàn)
    C.重性精神病的表現(xiàn) D.人格障礙的表現(xiàn)
    23.精神障礙患者易實施( )
    A.詐騙犯罪 B.暴力犯罪
    C.經濟犯罪 D.有組織犯罪
    24.犯罪被害人學的奠基者是( )
    A.門德爾松 B.亨得利
    C.科恩 D.邊沁
    25.世界各國衡量被害風險的最重要指標是( )
    A.被害數(shù)量 B.被害率
    C.被害死傷率 D.被害死亡率
    26.研究被害人的生活方式與被害之間關系的理論是( )
    A.暴露理論 B.幸福計算理論
    C.社會解組論 D.社會防衛(wèi)論
    27.被害人在犯罪侵害前容易接受犯罪人的誘導,成為犯罪人選擇為侵害對象的特性是( )
    A.被害的順應性 B.被害的誘發(fā)性
    C.被害的易感性 D.被害的受容性
    28.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易遭受犯罪侵害的主要是( )
    A.女性成年人 B.男性成年人
    C.女性未成年人 D.男性未成年人
    29.以匿名方式輪番征詢專家意見,最終得出預測結果的經驗推斷法是( )
    A.指數(shù)修勻法 B.時序預測法
    C.特爾菲法 D.對比類推法
    30.依據(jù)犯罪預防所作用的對象以及地位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將犯罪預防劃分為一般預防、特殊預防和( )
    A.疏導性預防 B.保護性預防
    C.控制性預防 D.重點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