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法碩指導:民法學精選試題解析十三

字號:

案例題:
     1995年6月,A市某食品公司經理劉某委托去B市辦事的某商行負責人張某將該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和蓋有該公司合同專用章的空白合同書交給公司駐B市辦事處的王某。張某到B市后,因事務纏身一直未將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和空白合同書交到王某的手中。同年7月2日,張某從朋友處得知B市某糧油加工廠欲購買玉米,便持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和空白合同書與加工廠簽訂了供應300噸玉米的合同。7月4日,加工廠按照合同約定將30萬元定金匯入A市工商銀行張某的賬戶。后因種種原因,張某組織貨源不成,致合同無法履行。加工廠便找到劉某,要求食品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劉某以該合同不是本公司人員所簽,且定金未匯入本公司賬戶為由,拒絕承擔責任。雙方爭執(zhí)不下,加工廠訴至法院。
     請回答:
     (1)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關系?試作簡要分析。
     (2)食品公司是否應對張某的簽約行為承擔責任?為什么?
     (3)本案應如何處理?
    【答案】1.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有三個:(1)食品公司經理與個體戶張某的委托合同關系,委托的內容是代為轉送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和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2)張某和食品公司之間的無權代理關系,張某超越委托轉送材料的授權范圍,未經食品公司同意,擅自與糧油加工廠代為簽訂買賣合同,屬超越代理權的無權代理;(3)A市食品公司與B市糧油加工廠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張某是無權代理人,玉米買賣合同當事人是食品公司和食品加工廠;(4)張某與食品公司發(fā)生侵權行為之債關系,張某未經許可擅自以食品公司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給食品公司造成了損害。
     2.應當承擔責任,因為張某的行為構成了表見代理。
     3.本案應作以下處理:(1)張某與糧油加工廠簽訂的買賣合同有效;(2)合同屆期沒有履行,食品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合同約定有違約金的,違約責任和定金罰則的適用,糧油加工廠有權進行選擇;(3)食品公司可以要求張某承擔侵權責任。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知識點是委托代理、表見代理、侵權行為。本題設有三問,這三問之間是相互呼應的,不能把握彼此截然分開。以下把答題思路和民法原理作全面分析。(1)當回答本案涉及的法律關系時,先要找出案例中列舉的主體,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接著分析自然人之間和法人之間有無關系,主要是職務關系。如本案中所列食品公司經理劉某,就不是任何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因為劉某是食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的業(yè)務行為就是公司的行為,只有公司本身才能成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與案件無關的人要排除,如食品公司駐B市辦事處的王某,案例盡管舉出此人,實際王某并未與任何人發(fā)生民事法律關系。這樣通過排查,找出案件中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不確定,便無從確認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本案中民事法律關系主體是食品公司、個體戶張某和糧油加工廠。(2)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確定后,再分析法律關系的具體內容。很顯然在確定具體法律關系時,需要對主體進行排列組合,結合案情就會得出結論。就本案而言,食品公司與張某之間自然是委托合同關系,合同的內容是委托張某利用食品公司的空白合同書與糧油加工廠簽訂合同,合同當事人并不是張某,而是食品公司和糧油加工廠,它們之間形成買賣合同關系;張某未經授權擅自以他人名義簽訂合同,與食品公司之間形成無權代理關系,同時侵犯了食品公司的權利,構成侵權行為之債的關系。尤其是侵權行為之債的關系不要被漏掉;(3)食品公司是否要對張某的簽約行為承擔責任,主要分析張某的無權代理行為是一種什么性質。如果成立表見代理,食品公司就負責,不成立就可以拒絕追認不承擔責任?;卮鹪搯柧托鑼で蠓梢罁?jù)?!逗贤ā返?8條,對無權代理的效力作了規(guī)定。即“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fā)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跋鄬Φ?9條對表見代理作了規(guī)定:即“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后的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本案所給情節(jié)表明,糧油加工廠有理由相信張某是有代理權的,故成立表見代理,張某與糧油加工廠簽訂買賣合同有效;(4)回答本案應如何處理時,主要就是按有效合同的處理辦法,承擔違約責任。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約定了定金,在定金罰則和違約金責任的適用上我國合同法的特殊規(guī)定。即對定金罰則和違約金,當事人只能選擇適用(《合同法》第116條)。食品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后,對自己所受的損失可以請求張某進行賠償。
    【考生注意】該案例已清晰的表明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問題在于考生是否能夠運用正確的法律思維分析和解決案例中所產生的法律關系。法律思維的培養(yǎng)是在掌握民法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多看案例,多分析逐步地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對于應試,則需要考生對基本制度有充分的理解。表見代理制度也是??贾c,應與無權代理比照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