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法碩指導(dǎo):民法學精選試題解析二十三

字號:

案例分析題
    某照相器材商店購進一批新型相機,每部定價為2998元。售貨員在制作標價牌時,誤將2998元標為1998元。某日,顧客A入店,發(fā)現(xiàn)在別處賣近3000元的相機在這里只賣1998元,遂一下買了兩部。事后,當售貨員再次去庫房取貨時,才發(fā)現(xiàn)每部少收了1000元。商店經(jīng)多方查找,終于找到A,要求退貨或補足差價。A稱,自己買回兩部相機是付了錢的,買賣已成交,豈有退貨之理;再說,其中一部相機已以2600元賣給了同事B,還要看B是否愿意退貨。商店按A所指找到B,B也拒絕了商店的要求。商店遂以A、B為被告訴到法院,要求退貨或補足差價。
    試分析:
    (1)商店與A之間民事行為的性質(zhì)及法律后果如何?
    (2)商店對A、B的訴訟請求能否成立?為什么?
    【答案】(1)商店與A之間民事行為的性質(zhì)應(yīng)當認定為重大誤解,其法律后果是可變更或可撤銷。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是指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zhì)、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zhì)量、規(guī)格和數(shù)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自己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而作出的行為。本案中,商店錯標價格,其行為是一種錯誤表示,構(gòu)成重大誤解。其法律后果是允許行為人主張變更抑或撤銷。
    (2)商店對A的訴訟請求成立。根據(jù)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guī)定,重大誤解的情形下,行為人可以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請求變更就是要求買方補足價款;請求撤銷就是要求合同自始無效,退款退貨。所以,商店依法可以請求補足差價或者退貨。
    商店對B的請求不成立。因為商店與B之間沒有直接的法律關(guān)系。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理,合同的變更或撤銷只能是合同雙方當事人,無權(quán)向第三人提出請求。而且B可以通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該相機所有權(quán)。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重大誤解、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合同相對性原理等。認定重大誤解的條件是:行為人因自己的過失對所為的行為存在錯誤認識,行為人重大誤解與所為的民事行為之間有因果關(guān)系,給當事人造成了較大損失。商店誤標價格的行為符合這些要件,故認定性質(zhì)是重大誤解?!睹穹ㄍ▌t意見》第73條規(guī)定,對于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應(yīng)當予以變更;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變更或撤銷。答案主要針對所問問題進行解答,本案例還可以從其他角度提問,如B是否取得該相機的所有權(quán)問題,A賣給B的價款是2600元,而商店的價款應(yīng)當是2998元,之間的差價誰負責彌補等。
    【注意】本題案例是理論界通常所舉,是典型的重大誤解行為。關(guān)于重大誤解,理論界認為其概念、法律后果等方面還有不合理和需要完善之處,就案例分析而言,必須以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為依據(jù)。類似案例還將是以后考試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