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公園亦稱為得勝花園。建于十九世紀末葉,位于士多紐拜斯大馬路與得勝馬路之間,坐落于昔日“花士古打監(jiān)麻新路”的地段上。 1898年,*為紀念伽馬率領的艦隊抵達印度四百周年,遂修筑了這條林蔭大道。大道全長500米,闊65米,兩旁遍植假菩提榕,樹影婆娑,充滿田園色彩。至今部分古樹仍屹立該處,見證百年滄桑。時移世易,今天林蔭大道已不復存在,在原址先后建成了學校、酒店和治安警察廳等建筑物。而這兩座花園便是這條 “公共人行道”現存的建筑。
得勝花園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歷史意義。那里早期被稱為“懊悔者之園”,不久又先后改稱“勝利之園”及“得勝前地”。據歷史記載,1622年6月24日,澳門市民曾在此聯合少數駐澳軍人,重創(chuàng)企圖入侵的荷蘭士兵,令其落荒而逃。這天正是圣若翰日,自此,便成為澳門市的主保。得勝花園是將“得勝前地”重新整建而成。園內的“戰(zhàn)勝荷蘭人紀念碑”正是為葡軍在1622年6月24日擊退來犯的荷蘭軍隊而設立的。
得勝花園面積僅約2000平方米,方橫十余丈。整個廣場呈圓形,直徑58米,位于昔日花士古打監(jiān)麻新路北面,其中間路段繞過廣場。
得勝花園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歷史意義。那里早期被稱為“懊悔者之園”,不久又先后改稱“勝利之園”及“得勝前地”。據歷史記載,1622年6月24日,澳門市民曾在此聯合少數駐澳軍人,重創(chuàng)企圖入侵的荷蘭士兵,令其落荒而逃。這天正是圣若翰日,自此,便成為澳門市的主保。得勝花園是將“得勝前地”重新整建而成。園內的“戰(zhàn)勝荷蘭人紀念碑”正是為葡軍在1622年6月24日擊退來犯的荷蘭軍隊而設立的。
得勝花園面積僅約2000平方米,方橫十余丈。整個廣場呈圓形,直徑58米,位于昔日花士古打監(jiān)麻新路北面,其中間路段繞過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