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xué)隨筆:我的美國“媽媽”

字號:

2007年我作為母校的中學(xué)生代表,前往美國俄亥俄州的愛迪生學(xué)校交流訪問。這次不平凡的經(jīng)歷,使我有幸結(jié)識了一位美國“媽媽”——可親可敬的瑪爾蘭女士。
    校方安排我入住當(dāng)?shù)氐囊粋€5口之家,我的臨時“媽媽” 瑪爾蘭女士是一位親切周到的全職太太,我的臨時“爸爸”則是一位慈祥而干練的律師。
    一走進這個美國家庭,我就被親情融化了,“家人”用熱情的美國式擁抱歡迎了我。在他們的引導(dǎo)下,我開始熟悉我的美國之“家”。這是一棟兩層樓房,我的房間在二層,“媽媽”精心為我新購置了床、沙發(fā)、臺燈以及梳洗用品。房子四周的鮮花在綠草和白云藍天的映襯下,格外地嬌艷欲滴。放眼望去,橫亙的悠悠綠色草地撲向無涯的遠方,蜿蜒的公路直指湛藍的天際?!皨寢尅闭f:“Debbie(我的英文名),我為你設(shè)計了觀光路線圖,課余時我會帶你游覽,來到塔爾薩,不看看這里的風(fēng)光你會遺憾的。”孤身在外的我頓時感受到一種溫馨和快樂。
    “媽媽”在餐飲方面也對我格外關(guān)照,閑聊中她問我喜歡吃什么食物,我說喜歡吃魚和葡萄。
    美國沒有中國的葡萄,只有大提子,“媽媽”認為愛吃中國葡萄就一定愛吃美國提子,所以每日三餐必定有提子,就連中午帶到學(xué)校吃的午餐沙拉都會出現(xiàn)提子。開始時我還吃得帶勁兒,而且我怕浪費,帶多少就吃多少。沒想到“媽媽”誤認為我的胃很有戰(zhàn)斗力,怕我不夠吃,就越帶越多,早晚餐裝提子的盤子也越換越大。我怕拂了“媽媽”的好意,就努力地吃。到后來實在吃不了,終于下決心和“媽媽”實話實說,可她沒有一絲不悅,緊接著就問我還喜歡吃其它什么水果。哇!我可愛的美國“媽媽”呀,下次我可再也不敢“胡言亂語”了。
    后來我才知道,魚在當(dāng)?shù)厥橇可賰r高的“奢侈品”,飯館一般進貨有限,需提前訂餐。所以“媽媽”每天都在搜集當(dāng)?shù)赜恤~的菜館和飯店的信息,然后再打電話定位。凡周末和節(jié)假日,她一家定會帶我外出就餐吃魚。就餐時“媽媽”時常關(guān)注著我,我吃得多的菜,下次餐桌上是一定會再次出現(xiàn)的??吹轿页缘媒蚪蛴形兜臉幼樱皨寢尅本蜁冻鰸M意的微笑。
    在塔爾薩的日子,“媽媽”開車送我上學(xué),接我下學(xué);為我做飯,帶我就餐,領(lǐng)我看電影,陪我逛商場。每次買到東西,“媽媽”總是搶著提,我執(zhí)意不肯,她就風(fēng)趣地說,你太瘦了,等你長到我這樣胖的時候再提吧。每當(dāng)這時,我的心都是暖暖的。
    離別的日子到了,我和朝夕相處多時的美國“家人”話別。“媽媽”把我緊緊地摟在懷里,久久地不愿分開。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想到她無微不至的照顧,想到她為我付出的辛勞,我再也忍不住,眼淚涌上了眼眶。
    在“媽媽”“一路平安”的祝福聲中,我坐上了開往機場的轎車。車,在公路上飛快地疾馳,漸行漸遠。塔爾薩的美國“媽媽”啊,一個中國女孩將永遠把你珍藏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