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熟地黃,遠(yuǎn)志,茯苓,柏子仁,白術(shù)各45克。人參,菖蒲,麥門冬,酸棗仁,術(shù)通,百部,貝母,茯神,甘草,朱砂,天門冬,赤石脂心,防風(fēng),桂各30克。棗肉12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憂思過度,心氣不足,怔忡恍惚,恐怯驚怖,頭昏目眩;虛勞骨蒸,夜夢遺精,肌瘦色黃,食少倦怠,盜汗,大怒小恐所傷,吐血失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人參湯下;如血氣虛弱,食少不眠,煎酸棗仁湯下。
【摘錄】《雞峰普濟方》卷十一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憂思過度,心氣不足,怔忡恍惚,恐怯驚怖,頭昏目眩;虛勞骨蒸,夜夢遺精,肌瘦色黃,食少倦怠,盜汗,大怒小恐所傷,吐血失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人參湯下;如血氣虛弱,食少不眠,煎酸棗仁湯下。
【摘錄】《雞峰普濟方》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