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呻吟
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月2日發(fā)表的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梗概中指出,對全球大氣平均溫度、海洋平均溫度、冰川和積雪融化的觀測以及對全球海平面的測量等已證實,全球氣候正在變暖。
專家們預測說,從現(xiàn)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59厘米,而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為活動。
報告梗概說,從1750年開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亞氮的含量一直以驚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遠遠超出工業(yè)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類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
IPCC是由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于1988年創(chuàng)建的,會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名專家。至今,IPCC已發(fā)表過3份關(guān)于全球氣候變化的評估報告。第四份評估報告的全文將在今年下半年發(fā)表。
歐洲:暖冬
歐洲這個冬天不太冷! 1月初,法國東部的玫瑰開了;荷蘭的番紅花開了。英國很多人家的花考,試大網(wǎng)站收集園里都綻放出粉紅色的花,看上去頗似4月的風景。瑞典的動物園科爾瑪?shù)抢锏淖匦軅?在比往年多醒了2個月后,終于勉強進入冬眠,溫暖天氣攪亂了它們的生物鐘。
俄羅斯科學家說,俄羅斯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自2006年11月20日以來,氣溫創(chuàng)歷史新高。
中國:1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
據(jù)中國氣象局資料,2007年1月,中國平均氣溫為零下4.5℃,比常年同期偏高1.4℃。東北地區(qū)和青藏高原地區(qū),因緯度和海拔原因,2006年入冬以來氣溫比同期明顯偏高,其中東北地區(qū)偏高4.1℃,屬歷史冬季氣溫,青藏高原地區(qū)偏高2.7℃,也屬歷史高位。
消融中的冰雪
隨著全球變暖,地球上的冰雪正加速消融。它們的消失將給氣候和人類帶來更多威脅。
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川面積比19世紀中葉縮小了1/3,可能將在2050年前消失殆盡;非洲山乞力馬扎羅山的冰川消融速度更為驚人,1912年至今,其山頂?shù)谋诳s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區(qū)的永凍土層喪失了“黏合劑”的功能,山崩和泥石流頻發(fā)。
由于氣候變暖,北極的永凍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動融化,北極冰層在過去的50年中已變薄40%。 “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冰川消減速度近年來呈加速趨勢,預計到2050年冰川面積將比現(xiàn)有面積減少28%,到2090年將減少到現(xiàn)有面積的50%。
氣候變暖的可能危害
關(guān)于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有關(guān)專家指出,它引起的氣候變化可能會使極端氣候的考試,大網(wǎng)站收集出現(xiàn)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在一些地區(qū),龍卷風、強雷暴以及狂風和冰雹也會增多,世界許多地區(qū)將遭受更頻繁、更持久或更嚴重的干旱。
同時,由于暖冬的氣溫比常年偏高,這就使各種病菌、病毒活躍,病蟲害滋生蔓延,很多有害動物,比如蚊子、跳蚤、老鼠等減少了被凍死的幾率,此類傳染病載體的數(shù)量大增,對人類健康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據(jù)估計,全球變暖會使瘧疾和登革熱的傳播范圍增加,威脅40%~50%的世界人口。
國際組織呼吁全球行動對抗氣候變暖
1月底,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巴黎舉行會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呼吁全球立即采取聯(lián)合行動,延緩和阻止氣候變暖的進程。各國政府必須刻不容緩地立即作出決策,如稍有遲疑,哪怕再晚10年或20年,人類的生存安全將受到威脅。
世界自然基金會2月1日呼吁全球更多的企業(yè)參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為實現(xiàn)《京都議定書》制定的減排目標作出貢獻,以實際行動控制氣候變暖的趨勢,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
美國堅持不強制減排溫室氣體的決定
美國政府2月2日表態(tài),出于保護本國經(jīng)濟的考慮,美國仍不準備采取強制性的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美國能源部長說,即便美國開始強制減排,對氣候的積極影響也不會大,因為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占全球的“一小部分”。實際上,美國目前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世界的1/4。
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月2日發(fā)表的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梗概中指出,對全球大氣平均溫度、海洋平均溫度、冰川和積雪融化的觀測以及對全球海平面的測量等已證實,全球氣候正在變暖。
專家們預測說,從現(xiàn)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59厘米,而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為活動。
報告梗概說,從1750年開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亞氮的含量一直以驚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遠遠超出工業(yè)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類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
IPCC是由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于1988年創(chuàng)建的,會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名專家。至今,IPCC已發(fā)表過3份關(guān)于全球氣候變化的評估報告。第四份評估報告的全文將在今年下半年發(fā)表。
歐洲:暖冬
歐洲這個冬天不太冷! 1月初,法國東部的玫瑰開了;荷蘭的番紅花開了。英國很多人家的花考,試大網(wǎng)站收集園里都綻放出粉紅色的花,看上去頗似4月的風景。瑞典的動物園科爾瑪?shù)抢锏淖匦軅?在比往年多醒了2個月后,終于勉強進入冬眠,溫暖天氣攪亂了它們的生物鐘。
俄羅斯科學家說,俄羅斯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自2006年11月20日以來,氣溫創(chuàng)歷史新高。
中國:1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
據(jù)中國氣象局資料,2007年1月,中國平均氣溫為零下4.5℃,比常年同期偏高1.4℃。東北地區(qū)和青藏高原地區(qū),因緯度和海拔原因,2006年入冬以來氣溫比同期明顯偏高,其中東北地區(qū)偏高4.1℃,屬歷史冬季氣溫,青藏高原地區(qū)偏高2.7℃,也屬歷史高位。
消融中的冰雪
隨著全球變暖,地球上的冰雪正加速消融。它們的消失將給氣候和人類帶來更多威脅。
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川面積比19世紀中葉縮小了1/3,可能將在2050年前消失殆盡;非洲山乞力馬扎羅山的冰川消融速度更為驚人,1912年至今,其山頂?shù)谋诳s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區(qū)的永凍土層喪失了“黏合劑”的功能,山崩和泥石流頻發(fā)。
由于氣候變暖,北極的永凍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動融化,北極冰層在過去的50年中已變薄40%。 “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冰川消減速度近年來呈加速趨勢,預計到2050年冰川面積將比現(xiàn)有面積減少28%,到2090年將減少到現(xiàn)有面積的50%。
氣候變暖的可能危害
關(guān)于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有關(guān)專家指出,它引起的氣候變化可能會使極端氣候的考試,大網(wǎng)站收集出現(xiàn)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在一些地區(qū),龍卷風、強雷暴以及狂風和冰雹也會增多,世界許多地區(qū)將遭受更頻繁、更持久或更嚴重的干旱。
同時,由于暖冬的氣溫比常年偏高,這就使各種病菌、病毒活躍,病蟲害滋生蔓延,很多有害動物,比如蚊子、跳蚤、老鼠等減少了被凍死的幾率,此類傳染病載體的數(shù)量大增,對人類健康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據(jù)估計,全球變暖會使瘧疾和登革熱的傳播范圍增加,威脅40%~50%的世界人口。
國際組織呼吁全球行動對抗氣候變暖
1月底,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巴黎舉行會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呼吁全球立即采取聯(lián)合行動,延緩和阻止氣候變暖的進程。各國政府必須刻不容緩地立即作出決策,如稍有遲疑,哪怕再晚10年或20年,人類的生存安全將受到威脅。
世界自然基金會2月1日呼吁全球更多的企業(yè)參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為實現(xiàn)《京都議定書》制定的減排目標作出貢獻,以實際行動控制氣候變暖的趨勢,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
美國堅持不強制減排溫室氣體的決定
美國政府2月2日表態(tài),出于保護本國經(jīng)濟的考慮,美國仍不準備采取強制性的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美國能源部長說,即便美國開始強制減排,對氣候的積極影響也不會大,因為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占全球的“一小部分”。實際上,美國目前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世界的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