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執(zhí)業(yè)護士護士內科指導之血液學之貧血十

字號:

營養(yǎng)性巨幼細胞性貧血(Nutritional Megaloblastic Anemia)
    巨幼細胞性貧血是由于葉酸、維生素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DNA合成障礙所致的一類貧血,此類貧血的共同特點是外周血呈大細胞性貧血,骨髓中出現巨幼紅細胞。
    在我國,因葉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以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地比較多見,維生素B12缺乏所致者很少見,惡性貧血尤為罕見。
    葉酸及維生素B12的代謝 
    葉酸及維生素B12的代謝要點見表5-2-6。
    表5-2-6 葉酸及維生素B12的代謝
     葉酸 維生素B12
    含量較豐富的食品 新鮮綠色蔬菜、水果、瓜、豆類、肉類、肝、腎、 肉類、肝、腎、心等內臟、禽蛋、乳(蔬菜中極少)
    經烹任后喪失 50-90% 10-30%
    成人每日需要量 50-100ug 2ug
    吸收部位 十二指腸及空腸 回腸(與內因子結合后)
    體內貯藏量 5-10mg 2-5mg
    每日消耗量 50ug 約2-5ug
    血清正常值 13.62-45.4nmol/L(6-20ng/ml) 148-666pmol/L(200900pg/ml)
    蔬菜、水果和肉食是人體內葉酸的來源,但是食物中很大部分葉酸可被烹煮破壞。人體每天的需要量估計至少50ug,但在妊娠、感染、發(fā)熱等代謝增高的情況下,需要量可比正常情況下高幾倍。葉酸的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部,食物中的單谷氨酸和人工合成的葉酸都容易被吸收,但食物中的多谷氨酸葉酸聚合物必須經酶水解成單谷氨葉酸后才能被吸收。在腸粘膜細胞內葉酸經過還原及甲基化后變成單谷氨甲基四氫葉酸,隨血循環(huán)輸送身體各組織,主要貯存于肝臟內,全身的葉酸貯存量估計為5-10mg。由于每日消耗量比較大,如果飲食中完全不含葉酸,約4個月時間即可使體內所貯藏的葉酸都消耗完。正常血清含量為13.62-45.4nmol/L(6-20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