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功能失代償期
當心臟病變不斷加重,心功能減退超過其代償功能時,則出現(xiàn)心功能失代償,其主要的病理生理變化有:
(一)心率加快,心排血量減低 心功不全早期,心率代償性加快,雖有助于增加心排血量使其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然而,心率加快也增加心肌耗氧量,且冠狀動脈供血和心室充盈時間縮短,而使每搏血量下降心排血量反而降低。
(二)水、鈉潴溜 心排血量的降低,引起血液的重新分配,腎血流量減少。腎血流量的減少可使腎小球濾過率減低或腎素分泌增加,進而作用于肝臟產(chǎn)生的血管緊張素原,形成血管緊張素Ⅰ。血管緊張素Ⅰ經(jīng)過肺及腎循環(huán),在轉(zhuǎn)化酶的作用下,形成管緊張素Ⅱ,后者除有使全身及腎細小動脈痙攣加重腎缺血外,還促使腎上腺皮質(zhì)分泌更多的醛固酮,使鈉潴留增多,血漿滲透壓增高,刺激下丘腦視上核附近的滲透壓感受器,反射性地使垂體后葉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從而引起鈉、水潴留、血容量增加,靜脈及毛細血管充血和壓力增高。
(三)心室舒張末壓增高 心力衰竭時,心肌收縮力減弱,心搏出量減少,心室腔內(nèi)的殘余血容量增加,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升高,靜脈回流受阻,引起靜脈瘀血和靜脈壓的增高,當毛細血管內(nèi)靜水壓力增高超過血漿滲透壓和組織壓力時,毛細血管內(nèi)液外滲,組織水腫。
臨床表現(xiàn)
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xiàn)與何側(cè)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關(guān)系。左心衰竭的臨床特點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腫;而右心衰竭的臨床特點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體循環(huán)靜脈瘀血和水鈉潴留。在發(fā)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繼發(fā)生功能損害,最終導致全心衰竭。出現(xiàn)右心衰竭時,左心衰竭癥狀可有所減輕。
一、左心衰竭
(一)呼吸困難 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常見的癥狀。主要由于急性或慢性肺瘀血和肺活量減低所引起。輕者僅于較重的體力勞動時發(fā)生呼吸困難,休息后很快消失,故稱為勞力性呼吸困難。此由于勞動促使回心血量增加,在右心功能正常時,更促使肺瘀血加重的緣故。隨病情的進展,輕度體力活動即感呼吸困難,嚴重者休息時也感呼吸困難,以致被迫采取半臥位或坐位,稱為端坐呼吸(迫坐呼吸)。因坐位可使血液受重力影響,多積聚在低垂部位如下肢與腹部,回心血量較平臥時減少,肺淤血減輕,同時坐位時橫膈下降,肺活量增加,使呼吸困難減輕。
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一種表現(xiàn),病人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咳嗽頻繁,出現(xiàn)嚴重的呼吸困難。輕者坐起后數(shù)分鐘,癥狀即告消失,重者發(fā)作時可出現(xiàn)紫紺、冷汗、肺部可聽到哮鳴音,稱心臟性哮喘。嚴重時可發(fā)展成肺水腫,咯大量泡沫狀血痰,兩肺滿布濕羅音,血壓可下降,甚至休克。
(二)咳嗽和咯血 是左心衰竭的常見癥狀。由于肺泡和支氣管粘膜淤血所引起,多與呼吸困難并存,咯血色泡沫樣或血樣痰。
(三)其它 可有疲乏無力、失眠、心悸等。嚴重腦缺氧時可出現(xiàn)陳一斯氏呼吸,嗜睡、眩暈,意識喪失,抽搐等。
(四)體征 除原有心臟病體征外,心尖區(qū)可有舒張期奔馬律,肺動脈瓣聽診區(qū)第二心音亢進,兩肺底部可聽到散在濕性羅音,重癥者兩肺滿布濕羅音并伴有哮鳴音,常出現(xiàn)交替脈。
當心臟病變不斷加重,心功能減退超過其代償功能時,則出現(xiàn)心功能失代償,其主要的病理生理變化有:
(一)心率加快,心排血量減低 心功不全早期,心率代償性加快,雖有助于增加心排血量使其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然而,心率加快也增加心肌耗氧量,且冠狀動脈供血和心室充盈時間縮短,而使每搏血量下降心排血量反而降低。
(二)水、鈉潴溜 心排血量的降低,引起血液的重新分配,腎血流量減少。腎血流量的減少可使腎小球濾過率減低或腎素分泌增加,進而作用于肝臟產(chǎn)生的血管緊張素原,形成血管緊張素Ⅰ。血管緊張素Ⅰ經(jīng)過肺及腎循環(huán),在轉(zhuǎn)化酶的作用下,形成管緊張素Ⅱ,后者除有使全身及腎細小動脈痙攣加重腎缺血外,還促使腎上腺皮質(zhì)分泌更多的醛固酮,使鈉潴留增多,血漿滲透壓增高,刺激下丘腦視上核附近的滲透壓感受器,反射性地使垂體后葉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從而引起鈉、水潴留、血容量增加,靜脈及毛細血管充血和壓力增高。
(三)心室舒張末壓增高 心力衰竭時,心肌收縮力減弱,心搏出量減少,心室腔內(nèi)的殘余血容量增加,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升高,靜脈回流受阻,引起靜脈瘀血和靜脈壓的增高,當毛細血管內(nèi)靜水壓力增高超過血漿滲透壓和組織壓力時,毛細血管內(nèi)液外滲,組織水腫。
臨床表現(xiàn)
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xiàn)與何側(cè)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關(guān)系。左心衰竭的臨床特點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腫;而右心衰竭的臨床特點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體循環(huán)靜脈瘀血和水鈉潴留。在發(fā)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繼發(fā)生功能損害,最終導致全心衰竭。出現(xiàn)右心衰竭時,左心衰竭癥狀可有所減輕。
一、左心衰竭
(一)呼吸困難 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常見的癥狀。主要由于急性或慢性肺瘀血和肺活量減低所引起。輕者僅于較重的體力勞動時發(fā)生呼吸困難,休息后很快消失,故稱為勞力性呼吸困難。此由于勞動促使回心血量增加,在右心功能正常時,更促使肺瘀血加重的緣故。隨病情的進展,輕度體力活動即感呼吸困難,嚴重者休息時也感呼吸困難,以致被迫采取半臥位或坐位,稱為端坐呼吸(迫坐呼吸)。因坐位可使血液受重力影響,多積聚在低垂部位如下肢與腹部,回心血量較平臥時減少,肺淤血減輕,同時坐位時橫膈下降,肺活量增加,使呼吸困難減輕。
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一種表現(xiàn),病人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咳嗽頻繁,出現(xiàn)嚴重的呼吸困難。輕者坐起后數(shù)分鐘,癥狀即告消失,重者發(fā)作時可出現(xiàn)紫紺、冷汗、肺部可聽到哮鳴音,稱心臟性哮喘。嚴重時可發(fā)展成肺水腫,咯大量泡沫狀血痰,兩肺滿布濕羅音,血壓可下降,甚至休克。
(二)咳嗽和咯血 是左心衰竭的常見癥狀。由于肺泡和支氣管粘膜淤血所引起,多與呼吸困難并存,咯血色泡沫樣或血樣痰。
(三)其它 可有疲乏無力、失眠、心悸等。嚴重腦缺氧時可出現(xiàn)陳一斯氏呼吸,嗜睡、眩暈,意識喪失,抽搐等。
(四)體征 除原有心臟病體征外,心尖區(qū)可有舒張期奔馬律,肺動脈瓣聽診區(qū)第二心音亢進,兩肺底部可聽到散在濕性羅音,重癥者兩肺滿布濕羅音并伴有哮鳴音,常出現(xiàn)交替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