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執(zhí)業(yè)護士指導之心臟病學心律失常八

字號:

二、第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部分心房激動不能傳至心室,一些P波后沒有QRS波群,房室傳導比例可能是2:1;3:2;4:3……。第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可分為兩型。Ⅰ型又稱文氏(Wenckebach)現(xiàn)象,或稱莫氏(Mobitz)Ⅰ型,Ⅱ型又稱莫氏Ⅱ型,Ⅰ型較Ⅱ型為常見。
    (一)第二度Ⅰ型傳導阻滯-文氏現(xiàn)象①P-R間期逐漸延長,直至P波受阻與心室脫漏,②R-R間期逐漸縮短,直至P波受阻;③包含受阻P波的R-R間期比兩個P-P間期之和為短。
    (二)第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莫氏Ⅱ型①P-R間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長。②QRS波群有間期性脫漏,阻滯程度可經(jīng)常變化,可為1:1;2:1;3:1;3:2;4:3等。下傳的QRS波群多呈束支傳導阻滯圖型。
    第一度和第二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多在房室結,其QRS波群不增寬;第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其阻滯部位多在希氏束以下,此時QRS波群常增寬。
    (三)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 ①P波與QRS波群相互無關;②心房速率比心室速率快,心房心律可能為竇性或起源于異位;③心室心律由交界區(qū)或心室自主起搏點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