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一、一般治療 祛除病因,臥床休息,給予清淡易消化之流食,嘔吐嚴重者禁食。
二、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口服葡萄糖鹽水或補液鹽(ORS)
配方成份:葡萄糖22克
氯化鈉 3.5克
碳酸氫鈉 2.5克
氯化鉀 1.5克
飲用水 1000毫升
一般服1000ml,嘔吐嚴重或脫水者應給予靜脈補液,用生理鹽水或平衡鹽與5%葡萄糖液按2:1或3:1的比例配合靜脈滴注。
三、抗菌治療 由細菌引起者口服鏈霉素0.5g,4次/日或黃連素0.3g,3次/日;伴腹瀉者可用吡哌酸或慶大霉素。
四、對癥治療 腹痛明顯者可用解痙劑顛茄片8mg,每日3次或普魯苯辛15mg,每日3次或阿托品0.5mg,皮下或肌肉注射;嘔吐可用胃復安10mg,每日3次或嗎丁啉10mg,每日3次;亦可針刺足三里和內關,有鎮(zhèn)痛,止吐效果。
急性胃粘膜病變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急性胃粘膜病變是以胃粘膜發(fā)生不同程度糜爛、淺潰瘍和出血為特征的病變,以急性粘膜糜爛病變?yōu)橹髡叻Q急性糜爛性胃炎;以粘膜出血改變?yōu)橹骺煞Q為急性出血性胃炎,發(fā)生于應激狀態(tài),以多發(fā)性潰瘍?yōu)橹髡呖煞Q為應激性潰瘍。本組病變雖然病因各異,但發(fā)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治療均相似,故一并討論。本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之一,約占20-30%。
病因及發(fā)病機理
一、藥物 多種藥物,常見的有非甾醇類抗炎藥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類。阿斯匹林在酸性環(huán)境中呈非離子型及相對脂溶性,能破壞胃粘膜上皮細胞的脂蛋白層,削弱粘膜屏障引起氫離子逆滲至粘膜內,引起炎癥滲出、水腫、糜爛、出血或淺潰瘍。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引起“類固醇性潰瘍”甚至穿孔,與胃酸、蛋白酶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減少,削弱粘膜屏障、抑制胃上皮細胞再生有關。其他藥物如蛇根草制劑、洋地黃、抗菌素、鉀鹽、咖啡因等亦可引起本病。
一、一般治療 祛除病因,臥床休息,給予清淡易消化之流食,嘔吐嚴重者禁食。
二、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口服葡萄糖鹽水或補液鹽(ORS)
配方成份:葡萄糖22克
氯化鈉 3.5克
碳酸氫鈉 2.5克
氯化鉀 1.5克
飲用水 1000毫升
一般服1000ml,嘔吐嚴重或脫水者應給予靜脈補液,用生理鹽水或平衡鹽與5%葡萄糖液按2:1或3:1的比例配合靜脈滴注。
三、抗菌治療 由細菌引起者口服鏈霉素0.5g,4次/日或黃連素0.3g,3次/日;伴腹瀉者可用吡哌酸或慶大霉素。
四、對癥治療 腹痛明顯者可用解痙劑顛茄片8mg,每日3次或普魯苯辛15mg,每日3次或阿托品0.5mg,皮下或肌肉注射;嘔吐可用胃復安10mg,每日3次或嗎丁啉10mg,每日3次;亦可針刺足三里和內關,有鎮(zhèn)痛,止吐效果。
急性胃粘膜病變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急性胃粘膜病變是以胃粘膜發(fā)生不同程度糜爛、淺潰瘍和出血為特征的病變,以急性粘膜糜爛病變?yōu)橹髡叻Q急性糜爛性胃炎;以粘膜出血改變?yōu)橹骺煞Q為急性出血性胃炎,發(fā)生于應激狀態(tài),以多發(fā)性潰瘍?yōu)橹髡呖煞Q為應激性潰瘍。本組病變雖然病因各異,但發(fā)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治療均相似,故一并討論。本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之一,約占20-30%。
病因及發(fā)病機理
一、藥物 多種藥物,常見的有非甾醇類抗炎藥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類。阿斯匹林在酸性環(huán)境中呈非離子型及相對脂溶性,能破壞胃粘膜上皮細胞的脂蛋白層,削弱粘膜屏障引起氫離子逆滲至粘膜內,引起炎癥滲出、水腫、糜爛、出血或淺潰瘍。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引起“類固醇性潰瘍”甚至穿孔,與胃酸、蛋白酶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減少,削弱粘膜屏障、抑制胃上皮細胞再生有關。其他藥物如蛇根草制劑、洋地黃、抗菌素、鉀鹽、咖啡因等亦可引起本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