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簡稱支擴)是由于支氣壁受損壞而形成不可逆性的管腔擴張和變形,大多繼發(fā)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阻塞,是常見的慢性支氣管化膿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咳嗽,伴大量膿痰和反復間斷咯血。其痰液靜止后常分三層,即上層為泡沫,中層為漿液或粘液,下層為膿液及壞死性物質(zhì)等。其治療原則主要是控制呼吸道反復感染,促進痰液引流以及有效有的抗菌藥物的使用。常見護理問題有:①清理呼吸道無效;②氣體交換受損;③睡眠型態(tài)紊亂;④恐懼;⑤有室息的危險;⑥潛在的并發(fā)癥--咯血或再咯血。
一、、清理呼吸道無效
[相關(guān)因素]
支氣管感染、阻塞或分泌物增多。
疲乏或咳嗽無力等。
[主要表現(xiàn)]
干咳,咳痰不出。
咳半聲嗽,中途停止,喉頭有痰鳴音。
呼吸音異常,出現(xiàn)羅音、鼾音(笛音)、濕羅音等,呼吸的頻率、節(jié)律和深度不正常,呼吸增快,有時出現(xiàn)紫紺或氣促等。
[護理目標]
痰液變稀容易咳出。
呼吸道維持通暢,分泌物潴留量減少或無分泌物潴留。
能正確地進行有效咳嗽和體位引流。
[護理措施]
1、對相關(guān)因素進行正確評估:
不能維持合適的體位。
無效的咳嗽。
痰液粘稠(感染、脫水)。
疲乏、無力,嗜睡。
慢性的、難以緩解的咳嗽。
2、消除或減少相關(guān)因素:
(1)指導病人保持合適體位,使其有利于痰的排出。
(2)對于無效咳嗽者,指導病人用合適的方法進行咳嗽,如讓病人進行深而慢的呼吸;用隔肌進行呼吸;屏住呼吸3-5s,然后通過口,慢慢地呼氣且盡可能呼盡,第二次吸氣時,屏住呼吸然后用力從胸部咳出,進行兩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
(3)痰液粘稠者讓病人保持充分水的攝入(如果病人沒有心衰和腎臟疾病,液體入量每日可達2000-3000ml);保持病室空氣新鮮和有足夠的濕度。
(4)對于疲勞、虛弱或嗜睡者,有計劃地安排其休息和治療,必要時刺激病人,促進呼吸和痰液排出。
(5)對于慢性難以緩解的咳嗽者將空氣中的刺激物減少到最低程度(如灰塵,過敏源);讓病人的休息不受中斷;按醫(yī)囑給予鎮(zhèn)咳藥,祛痰藥;通過濕潤緩解粘膜刺激。
3、使用一次性痰杯,并及時傾倒痰液。
4、指導病人采取不同的體位引流,讓病變部位處于高位,使痰液順流至氣管,間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同時由外向內(nèi),由下向上輕拍背部,以利引流,每日2-4次,每次15-30min。如果引流過程中出現(xiàn)咯血、頭暈、紫紺、疲勞等,應及時停止。
5、鼓勵病人下床活動,以利痰液排出。
6、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和酶制劑霧化吸入稀釋痰液,控制炎癥,促進痰液排出。
[重點評價]
呼吸道是否保持通暢。病人自述痰易咳出,痰量減少或消失。
咳嗽不適是否減輕。
栓查肺部羅音是否減輕或消失 。
病人能否正確進行體位引流
一、、清理呼吸道無效
[相關(guān)因素]
支氣管感染、阻塞或分泌物增多。
疲乏或咳嗽無力等。
[主要表現(xiàn)]
干咳,咳痰不出。
咳半聲嗽,中途停止,喉頭有痰鳴音。
呼吸音異常,出現(xiàn)羅音、鼾音(笛音)、濕羅音等,呼吸的頻率、節(jié)律和深度不正常,呼吸增快,有時出現(xiàn)紫紺或氣促等。
[護理目標]
痰液變稀容易咳出。
呼吸道維持通暢,分泌物潴留量減少或無分泌物潴留。
能正確地進行有效咳嗽和體位引流。
[護理措施]
1、對相關(guān)因素進行正確評估:
不能維持合適的體位。
無效的咳嗽。
痰液粘稠(感染、脫水)。
疲乏、無力,嗜睡。
慢性的、難以緩解的咳嗽。
2、消除或減少相關(guān)因素:
(1)指導病人保持合適體位,使其有利于痰的排出。
(2)對于無效咳嗽者,指導病人用合適的方法進行咳嗽,如讓病人進行深而慢的呼吸;用隔肌進行呼吸;屏住呼吸3-5s,然后通過口,慢慢地呼氣且盡可能呼盡,第二次吸氣時,屏住呼吸然后用力從胸部咳出,進行兩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
(3)痰液粘稠者讓病人保持充分水的攝入(如果病人沒有心衰和腎臟疾病,液體入量每日可達2000-3000ml);保持病室空氣新鮮和有足夠的濕度。
(4)對于疲勞、虛弱或嗜睡者,有計劃地安排其休息和治療,必要時刺激病人,促進呼吸和痰液排出。
(5)對于慢性難以緩解的咳嗽者將空氣中的刺激物減少到最低程度(如灰塵,過敏源);讓病人的休息不受中斷;按醫(yī)囑給予鎮(zhèn)咳藥,祛痰藥;通過濕潤緩解粘膜刺激。
3、使用一次性痰杯,并及時傾倒痰液。
4、指導病人采取不同的體位引流,讓病變部位處于高位,使痰液順流至氣管,間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同時由外向內(nèi),由下向上輕拍背部,以利引流,每日2-4次,每次15-30min。如果引流過程中出現(xiàn)咯血、頭暈、紫紺、疲勞等,應及時停止。
5、鼓勵病人下床活動,以利痰液排出。
6、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和酶制劑霧化吸入稀釋痰液,控制炎癥,促進痰液排出。
[重點評價]
呼吸道是否保持通暢。病人自述痰易咳出,痰量減少或消失。
咳嗽不適是否減輕。
栓查肺部羅音是否減輕或消失 。
病人能否正確進行體位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