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科護理:多發(fā)性骨盆骨折并休克的護理體會

字號:

1 病歷摘要
    患者,男,69歲,因車禍骨盆疼痛,活動受限3天急診入院。查體:T 36.3℃,P 118/min,R 21次/min,BP 70.5/51.8mmHg,患者神志清,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四肢濕冷。骨折擠壓征陽性,雙下肢活動障礙。X線攝片示:骨盆多發(fā)性骨折。入院后立即開通兩條靜脈通道輸入液體及B型血1000ml,止痛、止血等治療措施,病情逐漸好轉(zhuǎn),血壓回升至90/67.5mmHg。入院后7h,患者又出現(xiàn)神志淡漠,血壓測不到,雙側(cè)瞳孔1.4mm'對光反射遲鈍。繼續(xù)加快輸液、輸血,并給予血管活性藥物山莨菪堿(654-2)、多巴胺、低分子右旋糖酐,高流量供氧(4L/min),20min后病情綬解,血壓回升至67.5~97.5/45~60mmHg,病情穩(wěn)定。住院69天痊愈出院。
    2 護理措施來源:www.examda.com
    2.1 正確搬運 本組骨盆損傷為強大暴力所致,并發(fā)出血性體克。搬運時將患者平臥于硬板床上,連同硬板床一起搬運進病房。既減少搬動次數(shù),又不加重出血性休克。
    2.2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本病例入院后給予心電監(jiān)護,每30min測血壓、呼吸、尿量、四肢溫度、血氧飽和度1次,以了解患者生命體征。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給予高流量吸氧,防止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本病例傷后出現(xiàn)2次休克,第1次為創(chuàng)傷性休克,由骨折疼痛引起。給予止痛、止血、輸液即糾正;第2次為出血性休克,系患者年齡大,出血量多,血容量不足所致。在補液2000ml、全血1000ml后仍再次出現(xiàn)休克,為此,應(yīng)用血管擴張藥物654-2、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等藥物糾正了休克。
    2.3 預(yù)防并發(fā)癥來源:www.examda.com
    2.3.1 防止肺部感染 除用抗生素外,還指導(dǎo)患者作呼吸運動,鼓勵患者咳嗽,給予拍背、霧化吸入和抗菌化痰藥物,在住院過程中未發(fā)生肺部感染。
    2.3.2 預(yù)防褥瘡 老年患者皮膚彈性差,感覺障礙,排泄功能失常,常因疼痛或被動體位而不配合翻身。患者入院后即使用褥瘡氣墊,定時翻身,臥床69天未發(fā)生褥瘡。
    2.3.3 防止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縮 定時為患者作健肢伸曲動作,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防止血栓形成。定時按摩患肢,防止肌肉萎縮及關(guān)節(jié)僵直。本病例在入院46天時,鼓勵適當下床活動,出院時未出現(xiàn)血栓及肢體肌肉萎縮。
    2.4 加強心理護理 本病例年老體弱,應(yīng)激能力較差,意外的創(chuàng)傷使患者不能承受痛苦,加上活動范圍受限,心理極復(fù)雜,常表現(xiàn)為恐懼、失望等。因此,護理人員以同情、體貼的言行,誠懇的態(tài)度給以溫暖和安慰,消除其恐懼感,使其主動配合治療,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