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已成中國經濟發(fā)展推動力重要群體之一

字號:

EMBA是“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的英文簡稱。2002年8月,教育部首批批準了北京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30所重點大學開展EMBA學位教育,后來批準中歐、長江商學院可以開辦,目前國家承認EMBA學位的一共三十二家,每年全國招收名額大約只有5000人,國內院校培養(yǎng)出來的EMBA應該在3萬人上下。
    EMBA走過6年風雨歷程。六年來,伴隨“天價學費”、“富豪俱樂部”的質疑,但是諸如此類的質疑都在被它漸漸體現的魅力而煙消云散,它漸漸的成為了推動中國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原動力,對接國際化的樞紐、企業(yè)家的“黃埔軍校”…… EMBA教育價值對中國企業(yè)及企業(yè)家、甚至中國經濟發(fā)展起到不可低估作用。
    師資本土化 高水平師資快速成長 但仍然較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浙江教學中心主任盤和林說,六年來,授課師資逐漸本土化,雖然高水平師資快速成長,但對于國內眾多的EMBA需求仍然較稀缺的。
    師資的數量和質量一直是EMBA的軟肋,由于2002年才從國外移植EMBA到中國,一下子了解和擅長EMBA課程授課方式的國內教授,國內是少之又少,加之國務院的的硬性規(guī)定,外籍教授必須占總師資的三分之一,一開始有的商學院EMBA大量高薪聘請國外商學院的教授,但有幾年下來,由于這類教授對中國國情不了解,對中國企業(yè)發(fā)展路子不了解,對中國管理思想的生疏,加上語言上的障礙等,有了外來和尚難念本地經的現象。
    六年來,中國的EMBA在師資方面已從起初的熱度拓展開始適度地回歸理性。同時,國內本土師資快速成長,雖然教授們在一開始都沒有EMBA授課經驗,也缺乏適合EMBA的案例,但六年來,通過與前幾屆的學員們交流,了解掌握了中國企業(yè)的具體困難和具體問題所在,同時也收集了些資料,這為今后的EMBA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前幾年的學員大都是具有豐富的和權威典型的案例和問題,為今后的EMBA教育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案例財富。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國內的能登上EMBA講臺的老師還是比較缺乏,還沒形成有序的師資鏈,急需讓一批較優(yōu)秀的MBA教授快速轉型到EMBA課堂來。
    盤和林說,師資將關系到商學院能否形成自身的特色和質量保障,也是提升整體實力和課程種類的關鍵。目前解決師資問題的途徑,主要是引進、內部培養(yǎng)和外聘。有的商學院為了完善師資配備,不惜花重金聘請國內的教授合作授課。
    價格差距逐漸拉大 老總選擇偏向理性
    六年來,EMBA經歷了幾次價格大幅的變動,國內各大商學院幾度提高價格,價格差距逐漸拉大,然而這并沒有影響到老總們選擇的,高的高至50多萬,少的也在十多萬,幾十萬的價格差距,引起老總們的反思。但隨著報名學員“噸位”的下移,學員們選擇EMBA漸漸的對價格正確對待,而非一味追求高價格顯示自己的高品味。
    在中國加入WTO、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企業(yè)尤其是大企業(yè)漸漸的面臨著與國際跨國公司的競爭,中國經濟發(fā)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形成自己核心競爭力、開拓國際視野,成為擺在眾多企業(yè)眼前的重要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家和社會各行各業(yè)的精英走進了EMBA的課堂。
    現在EMBA學員不再局限于事業(yè)顯赫的大老板,像“荷包”蠻鼓的中小企業(yè)主也非常注重這類培訓,另外像銀行支行行長以上的老總、文化傳播和廣告策劃公司也開始關注EMBA。
    各商學院招生苦樂不均 課程上開始走差異化路線
    現在的EMBA市場由于競爭導致EMBA招生兩極分化,部分商學院供不應求,報名人數大幅超出計劃,而有的商學院則因為EMBA缺乏特色,而沒有招滿計劃。
    在專業(yè)化EMBA上,出現了很多的中外合作辦學EMBA、專業(yè)化的EMBA如醫(yī)藥EMBA、房地產EMBA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浙江教學中心主任盤和林說,在塑造品牌路上“中歐、長江商學院EMBA打出的是國際牌,北大、清華EMBA打出的是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打出的是“財經+法律”特色牌……”,各個商學院根據自己不同的優(yōu)勢提出了不同品牌戰(zhàn)略。
    在探索課程設置方面,什么樣的EMBA是適合企業(yè)高管的EMBA,現在還無所定論,但是,國內肯定能找到適合你的EMBA,因為EMBA差異化時代即將來臨。
    EMBA群體成為我國經濟發(fā)展推動力之一
    盤和林說,EMBA盡管數量不多,但是由于EMBA是針對高層管理人員的一個專門學位,她的起點高,幾乎囊括了中國企業(yè)界的大部分精英人士,是屬于中國企業(yè)家管理人員金字塔頂尖的那部分,自然很有影響力,被譽為“中國企業(yè)家的黃埔軍?!?,伊利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潘剛、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金志國、李寧等等企業(yè)家都是EMBA,可以說這群人正在掌握中國的企業(yè)的命運。
    業(yè)界人士認為,中國EMBA群體的日益壯大,構成我國經濟發(fā)展強勁的推動力之一,EMBA群體已經成為今中國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EMBA教育價值不可低估
    業(yè)內人士說,隨著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一大批既全球戰(zhàn)略眼光又了解國際市場的企業(yè)領導人。EMBA就意味著我們有更多國際水準的高層企業(yè)管理人員和企業(yè)家,有助于促進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浙江教學中心主任盤和林認為,EMBA教育價值不可低估,EMBA不僅僅可以學習到系統(tǒng)商業(yè)新知,這是現代商業(yè)必不可少的,還能成為商人的共同“工商管理語言”,學習和國內、國際同行溝通的語言,學習和客戶、供應商、投行、媒體等各利益相關者打交道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