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科:常用診療技術二

字號:

(4)注意事項
    ①拿注射器的手,必須同時固定病人面部,防止病人突然移動,針頭碰傷眼球。
    ②沖洗時一般先從下淚點沖洗,不通時則改由上淚點沖洗。
    ③探通時操作輕巧,若遇阻力,不可強行推進,否則易造成假道。
    5.角膜異物剔除法
    (1)適應癥;除去角膜表面的各種性質的細小異物,如砂粒、煤渣、鐵屑等。
    (2)用物:0.5%地卡因溶液、角膜異物針、鹽水棉球、消炎眼藥水及眼藥膏、洗眼用具、消毒敷料。
    (3)方法:
    ①先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滴1%地卡因,表面麻醉,1至2次。
    ②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頭微向上仰,并固定不動。
    ③囑患者張開雙目,注視一固定目標,醫(yī)生左手持聚光電筒,并輕輕向上牽開上瞼,右手持異物針,用針尖在傾斜方面插向異物旁側,輕輕將其向上剔出。如異物小而深,可用放大鏡或在裂隙燈下取出。
    ④異物取除后,滴消炎眼藥水和眼藥膏,并覆蓋眼墊,囑次日復查。并告知術后可有輕微疼痛、異物感。
    ⑤預防感染,可在異物剔除后,即在眼球結膜下注入慶大霉素2~4萬u.
    (4)注意事項:
    ①角膜異物剔出所用的滴眼液和器械須定期嚴格消毒。應有專門操作臺,以預防交叉感染。
    ②對鐵屑異物剔出后,留下的環(huán)型銹斑應徹底刮除。對深層鐵銹不易刮除者,切勿強行剔刮,以防損傷角膜引起穿孔。
    6.角膜燒灼法
    (1)適應癥:
    ①用于病毒性角膜潰瘍。
    ②霉菌性角膜潰瘍。
    (2)用物:20%硫酸鋅、3至5%碘酒、10至20%硝酸銀、1%地卡因、熒光素、消毒敷料及特制尖棉簽。
    (3)方法:
    局部滴1%地卡因,表面麻醉2次,先用熒光素染色。
    ②將藥液吸在特制的尖而細的棉簽上,蘸藥不要過多。
    ③一手分開上下眼瞼,根據(jù)染色的潰瘍面,將棉簽上藥均勻地描涂在潰瘍面上,對潰瘍的浸澗前緣必須充分燒灼,然后用生理鹽水沖洗,涂抗生素眼膏,眼墊包扎患眼。必要時,隔3至5天后可重復一次。
    (4)注意事項:
    ①燒灼前必須用干棉球吸干結膜囊及角膜表面淚液,以免燒灼時藥液順著淚液溶化,損傷角膜及降低原藥濃度,影響效果。
    ②較大范圍的潰瘍面不宜燒灼,以免引起嚴重的眼部刺激反應。
    7.眼部用藥方法
    滴眼劑系藥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也有乳化劑、混懸劑,用滴管或滴眼藥瓶滴入結膜囊內(nèi),以達到殺菌、收斂、消炎、麻醉、縮瞳、散瞳、診斷等作用。
    (1)眼藥水滴用法:
    ①用藥前注意事項:
    A.嚴格執(zhí)行三查七對,洗凈雙手。
    B.以棉簽或棉球輕拭眼部分泌物。
    C.雙眼點藥時,需先點健眼后點患眼。
    D.角膜潰瘍、角膜裂傷等眼疾點藥時勿給眼球施加壓力。
    E.如有傳染性眼疾病患者應實行藥物隔離,用過的敷料應焚燒,用物應浸泡消毒。
    F.對變色、混濁的藥液應及時更換。
    G.遇光變質藥物應用黑紙包裹眼藥瓶。
    ②用藥方法:囑患者頭稍后仰,眼向下看,左手將下瞼向下方牽拉,右手持滴管,將藥液滴入下穹窿,輕提上瞼,以干棉球拭干流出之藥液,再囑患者輕閉雙眼2至3分鐘。
    ③注意事項
    A.滴藥過程中,勿倒置滴管,以免藥液倒流污染。
    B.滴藥時不宜直接滴在角膜面。
    C.滴藥時滴管至少距眼瞼1至2cm,勿使滴管末端觸及睫毛或眼瞼,以防污染。
    D.必要時用棉球緊壓淚囊部1至2分鐘,以防藥液經(jīng)鼻淚管吸收中毒。
    (2)眼藥膏涂用法:以消毒玻璃棒著少許軟膏,囑患者向上看,玻璃棒與瞼裂平行,自顳側放入下穹窿部,囑患者閉眼,然后將玻璃棒由外眥抽出,輕輕閉合眼瞼。用藥時要注意以下二點:
    ①注意玻璃棒的完整、光滑與無菌。
    ②避免誤傷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