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備考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系列總結10

字號:

第十章(02) 視同銷售和進項稅額轉出的原理
    同學們經(jīng)常容易將視同銷售和進項稅額轉出混淆,下面我們會做出一些總結幫你清晰區(qū)分。
    視同銷售和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情況都是稅法明確規(guī)定的內容。
    一、視同銷售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4條:單位或個體經(jīng)營者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
    (1)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
    (2)銷售代銷貨物;
    (3)設有兩個以上機構并實行統(tǒng)一核算的納稅人,將其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4)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
    (5)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jīng)營者;
    (6)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
    (7)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8)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
    但是要注意,視同銷售在會計上并不一定就要確認收入,視同銷售和確認收入不是完全的等同
    關系,具體分析如下:
    1.上述(4)屬于自產自用性質,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但需要按規(guī)定計算銷項稅額,直接結轉庫存商品,不確認收入
    借:在建工程
     貸:庫存商品(賬面價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庫存商品的公允價值*17%)
    2.上述(7)用于集體福利時,計算銷項稅額,直接結轉庫存商品,不確認收入:[員工福利分為社會保險福利和用人單位集體福利,社會保險福利包括: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用人單位集體福利包括:經(jīng)濟性福利(住房性福利、交通性福利、伙食性福利、教育培訓性福利、醫(yī)療保健性福利、有薪節(jié)假、文化旅游性福利、金融性福利、其他生活性福利、津貼和補貼)和非經(jīng)濟性福利(咨詢性服務、保護性服務、工作環(huán)境保護)]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商品(賬面價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庫存商品的公允價值*17%)
    3.上述(8)計入營業(yè)外支出并計算銷項稅額,直接結轉庫存商品,不確認收入:
    借:營業(yè)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賬面價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庫存商品的公允價值*17%)
    除此以上三種情況外,其他5種情況和(7)中用于個人消費時都應按售價確認收入,按規(guī)定計算銷項稅額,同時結轉成本。
    另外(1)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的會計處理:
    ①視同買斷方式,不涉及手續(xù)費的問題,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時應當確認銷售商品收入,受托方作購進商品處理,發(fā)出商品時: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收到匯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②收取手續(xù)費方式,企業(yè)應在受托方交回代銷產品清單時,為受托方開具專門發(fā)票,同時做會計處理。
    在發(fā)出代銷商品時:
    借:委托代銷商品(成本)
    貸:庫存商品
    收到代銷清單時: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等)
    銷售費用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或其他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或其他業(yè)務成本)
    貸:委托代銷商品
    (2)銷售代銷貨物的會計處理:
    ①視同買斷方式受托方的處理:
    收到代銷商品時: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實際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按合同協(xié)議支付給委托代銷方款項時: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②收取手續(xù)費方式,受托方的處理:
    收到代銷商品時:
    借:受托代銷商品(協(xié)議價格)
    貸:受托代銷商品款
    實際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賬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收到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借:受托代銷商品款
    貸:受托代銷商品
    將貨款歸還委托代銷單位,并計算代銷手續(xù)費時: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主營業(yè)務收入(或其他業(yè)務收入)
    (5)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貨物作為投資的會計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6)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的會計處理:
    借:應付股利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二、進項稅額轉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10條規(guī)定: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購進固定資產;
    (二)用于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三)用于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四)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五)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
    (六)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根據(jù)所發(fā)生的具體業(yè)務可以判斷應當是視同銷售計算銷項稅額,還是屬于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情況。
    視同銷售和進項稅額轉出的原理:
    以原材料用于非應稅項目為例:自產的原材料用于非應稅項目(這里的非應稅是指非應增值稅,即不應計算交納增值稅),視同銷售,計算應交增值稅的銷項稅額。外購的原材料用于工程項目,是用于非應稅項目,進項稅額不得抵扣,應將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即原材料用于工程項目是計入銷項稅額還是將進項稅額轉出要看該原材料是自制的還是外購的。
    外購的貨物直接用于工程項目,即直接被消耗,其已退出了有形動產流通的領域,其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如果以前計入了應交增值稅的進項稅額,那么就要將該進項稅額轉出。
    理由如下:外購的貨物,企業(yè)支付的價款為價稅合計,假設貨物成本1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7元,那么價稅合計就是117元,即企業(yè)用于工程項目的價值為117元。外購貨物直接用于工程項目即直接被消耗,其已退出了有形動產流通領域,其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如果以前計入了應交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就要將該進項稅額轉出以100元來入賬。
    如果是自產產品,成本為100元,由于在生產及銷售過程中發(fā)生了增值,所以應繳納增值稅。如果不計算銷項稅額,企業(yè)將該貨物用于工程項目的價值就是100元,這樣國家就損失了一部分稅收,所以稅法規(guī)定視同銷售,計算銷項稅額。
    有一點需要注意: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材料損失,應將進項稅額轉出;由于核算、計量差錯造成的材料損失,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不得轉出。
    說了這么多,來看一道我在每日一練的題目吧!
    [例題·計算及會計處理題]中財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2008年1月發(fā)生如下業(yè)務:
    (1)用A原材料一批與乙公司交換其持有丁公司8%的股權。該批材料的實際成本為45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經(jīng)協(xié)議,原材料作價60萬元。中財公司取得了丁公司股權后,對丁公司無重大影響。有關資產轉讓及產權登記手續(xù)已辦理完畢。假設該批原材料的計稅價格也為60萬元。
    (2)下設的職工食堂享受企業(yè)提供的補貼,本月領用自產產品一批,該產品的賬面價值10萬元,市場價格12萬元(不含增值稅),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l0%,增值稅稅率為17%.
    (3)將外購的液晶電視發(fā)放給職工作為個人福利,每臺電視的不含稅價格(購進價)為1.5萬元,其中生產部門直接生產人員為80人,生產部門管理人員為20人,公司管理人員為16人,專設銷售機構人員為32人,建造廠房人員26人,內部開發(fā)存貨管理系統(tǒng)人員為6人。
    (4)一工程項目領用外購生產用B材料50萬元,其購入時支付的增值稅為8.5萬元;該工程同時領用自產C產品,該產品實際成本為75萬元,計稅價格為90萬元。
    (5)將自產C產品一批捐贈給希望工程,其實際成本為30萬元,計稅價格為50萬元。
    (6)因暴雨毀損庫存D材料一批,該批原材料實際成本為2萬元,收回殘料價值0.08萬元,保險公司賠償1.16元,購入D材料的增值稅稅率為17%.
    [答案]
    (1)用A原材料對丁公司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  70.2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6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0.2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45
     存貨跌價準備  5
     貸:原材料     50
    (2)職工食堂補貼屬于集體福利,領用的自產產品不確認收入: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13.24
     貸:庫存商品           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04
         ——應交消費稅       1.2
    (3)將外購的液晶電視用于發(fā)放給職工作為福利
    (3)將外購的液晶電視用于發(fā)放給職工作為福利
    借:生產成本 140.4(80×1.5×1.17)
     制造費用    35.1(20×1.5×1.17)
     管理費用 28.08(16×1.5×1.17)
     銷售費用    56.16(32×1.5×1.17)
     在建工程    45.63(26×1.5×1.17)
     研發(fā)支出——資本化支出   10.53(6×1.5×1.17)
     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315.9
    實際發(fā)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315.9
     貸:庫存商品             270(180×1.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5.9(180×1.5×17%)
    (4)工程項目領用外購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58.5
     貸:原材料——B材料  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5
    領用自產產品:
    借:在建工程   90.3
     貸:庫存商品——C產品  7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5.3(90*17%)
    (5)捐贈C產品:
    借:營業(yè)外支出   38.5
     貸:庫存商品    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50*17%)
    (6)批準處理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2.34
     貸:原材料   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0.34
    批準處理后:
    借:原材料 0.08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0.08
    借:其他應收款      1.16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1.16
    借:營業(yè)外支出   1.1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1.1
    [識記要點]
    ①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和集體福利,以及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不確認收入,直接結轉庫存商品,但要按照計稅價格計算銷項稅額。
    ②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材料損失,應將進項稅額轉出;由于核算、計量差錯造成的材料損失,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不得轉出。
    ③自制原材料用于工程項目確認銷項稅額,外購原材料用于工程項目,要將進項稅額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