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嗜酸細胞直接計數(shù)

字號:

[項目名稱]嗜酸細胞直接計數(shù)
    臨床上常見的患過敏性疾病、寄生蟲病等的患者,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細胞都會出現(xiàn)增高現(xiàn)象,故臨床上常用白細胞分類并結合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shù)以幫助診斷。
    [英文縮寫]Eos
    [參考值]0.05——0.3x109/L(50——300/μL)
    [臨床意義]
    1.嗜酸粒細胞增多:
    (1)見于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蕁麻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血清病,異體蛋白過敏等。
    (2)寄生蟲病。
    (3)某些藥物應用,如:青霉素,鏈霉素,先鋒霉素,苯妥英鈉等。
    (4)某些皮膚病,如:天皰瘡,濕疹,剝落性皮炎,銀屑病等。
    (5)肺浸潤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癥,如:過敏性肺炎,流行性過敏性呼吸道綜合征,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等。
    (6)血液病,如:某些惡性淋巴瘤,慢粒,真紅細胞增多癥,何杰金氏病,多發(fā)性骨髓瘤等。
    (7)其他:惡性腫瘤尤其是轉移癌和有壞死性病灶的腫瘤,家族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癥,某些內(nèi)分泌疾病,如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急性傳染病恢復時。
    2.嗜酸粒細胞減少:
    (1)見于較嚴重疾病的進行期,如:傷寒,急性心肌梗塞等。
    (2)當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時,嗜酸粒細胞減少。
    (3)嚴重燒傷或大手術后,嗜酸粒細胞減少,大手術后,一旦嗜酸粒細胞恢復正常,表示手術反應消失,病情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