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1996年考研教育心理學試題

字號:

一、名詞解釋
    1.學習定勢(Learning Set)
    2.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
    3.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
    4.頓悟說(Insight Theory)
    5.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
    6.掌握學習(Mastery Learning)
    7.加涅的累積學習理論(GAGNE SACCUMULATIVE LEARNING THEORY)
    8.品德(MORALITY)
    9.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
    10.變比率強化程序(SCHEDUBE OF REINFORCE MENT IN VARIABLE INTERUALS)
    二、簡答題(每題5分)
    1.如何理解學習與心理發(fā)展的關系?
    2.舉例說明程序性知識技能的關系?
    3.怎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4.舉例說明品德形成的過程?
    5.舉例說明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三、論述題(每題15分)
    1.試比較聯(lián)結(jié)主義與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區(qū)別?
    2.如何運用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論來分析教學任務?
    四、下面一段教材選自小學數(shù)學課本(六年制)第九冊。請你運用教育心理學中知識掌握的原理對立進行分析,并寫出簡要教案。
    梯形的認識
    登高用的梯子、堤壩和溝渠的橫截面等,都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分別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的腰,從上底的一點向下底引一條垂線,這點到垂足間的線段叫做梯形的高。
    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沿著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中點連線把等腰梯形對折,可以看到折痕左右的兩部分圖形完全重合,所以,等腰梯形也是對稱圖形,這條折痕就是對稱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