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醫(yī)師《內(nèi)科學(xué)》輔導(dǎo):思考I型呼吸衰竭

字號(hào):

問題:對(duì)I型呼吸衰竭患者若給予高濃度氧療仍無效,其原因很可能為?
    A.嚴(yán)重肺通氣功能障礙
    B.嚴(yán)重肺動(dòng)-靜脈樣分流
    C.通氣/血流比例增大
    D.肺彌散功能障礙
    E.耗氧量增加
    答案是什么?為什么?謝謝!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B。
    基本概念
    缺氧但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呼吸衰竭稱為I型呼吸衰竭。來源: www.examda.com
    二氧化碳的擴(kuò)散系數(shù)是氧氣的20倍。
    判斷過程
    由題干推出通氣功能尚能保證無二氧化碳潴留,已給高濃度氧(肺泡中PO2是升高的),但不能糾正缺氧,問題出在氧氣在肺泡中和毛細(xì)血管中的交換上。
    這其中涉及到4個(gè)因素:氣體分壓差;呼吸膜厚度;呼吸膜面積;通氣/血流比。來源: www.examda.com
    按病理生理學(xué)教材:彌散障礙(diffusion impairment)即指由于肺泡膜面積減少或肺泡異常增厚和彌散時(shí)間縮短所引起死回生氣體交換障礙。
    彌散功能障礙時(shí),氣體彌散的阻力增大,但肺泡的的PO2增加,可以克服增加的彌散阻力。(臨床實(shí)踐中彌散功能障礙極少是的病理因素)來源: www.examda.com
    通氣/血流比例增大時(shí),部分肺泡通氣良好,而血流不足或阻斷,氣體不能和血液充份接觸,但仍有另部分肺泡通氣和血流是正常的,增加肺泡的的PO2仍可以部分改善缺氧狀態(tài)。
    嚴(yán)重肺動(dòng)-靜脈樣分流時(shí),這是一種真性分流,靜脈血完全沒有經(jīng)過氣體交換過程就返回左心。即便給予100%純氧,也不能使流經(jīng)該區(qū)域的血液有氣體交換。
    所以臨床用吸氧能否糾正低氧血癥來鑒別是彌散功能障礙所致還是動(dòng)-靜脈分流所致。也可用于鑒別真性分流和功能性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