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訓練:第九講表達感情方法之停連

字號:

第九講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之停連
    一、 理論基礎
    面三講從感情醞釀、思維活動等方面調(diào)動了我們的播講愿望,光有愿望還必須要付諸于現(xiàn)實,該如何把內(nèi)心的情感通過有聲語言表達得準確到位、生動自如呢?現(xiàn)在一起來學習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分別是停連、重音、語氣、節(jié)奏。雖然這四種方法分開來講解,但是在使用時,它們可不是“孤軍作戰(zhàn)”,而是“并肩作戰(zhàn)”,不能割裂開來僅僅是用其中一種方法。好,先來學習停連。
    停連停連標記符號: 用∧表示停頓,▲表示停頓時間比∧稍短,∧∧表示停頓時間比∧稍長。用)表示連接。是指在有聲語言的流動過程中,聲音的中斷和延續(xù)。定義是:在有聲語言的表達過程中,那些為表情達意的需要所作的聲音中斷、休止就是停頓。停頓,是指人們朗讀或說話時語音上的間歇。從生理上說,人播讀或說話時需要呼吸換氣,需要有間歇;從語言結(jié)構(gòu)上說,為了層次分明,表達清楚,也需要停頓與連接互相作用來實現(xiàn);從內(nèi)容表達上說,要讓聽者有時間領會內(nèi)容,突出重要信息,同樣需要停頓。反之,那些不中斷、不休止的地方(特別是有標點符號,而不中斷、不休止的地方)就叫連接。
    逗號、句號等是文字語言的標點符號,停連則是有聲語言的標點符號,我們的停連以標點符號作為參考,并不是完全按照標點符號停連的。有聲語言的停連的原則是標點符號是參考;語法關系是基礎;情感表達是根本。看來,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涵,把握文章思想感情是確定停連的關鍵。有這樣一個笑話:相傳一主人請客,客人給他一封信:“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一盤青菜不可”。于是主人就做了幾盤不同的青菜,搞得客人很生氣。由于客人和主人的對信理解的不同角度而斷句不同,客人的意思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一盤青菜不可”。主人卻理解為“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一盤青菜不可”。兩者意思相反,鬧出了笑話。所以,停連不是隨隨便便想停就停,想連就連的。現(xiàn)在具體看看如何確定停連的位置。
    (一)如何確定停連的位置
    1準確理解語句意思
    “過路人等不得在此穿行”。這句話正確理解為此處“不得穿行”,可以處理為過路人等∧不得在此穿行。
    如果理解不正確,處理為過路人∧等不得∧在此穿行,那意思就正好相反了。
    2正確分析語句結(jié)構(gòu)
    出門∧走好路,出口∧說好話,出手∧做好事。
    這是排比句式的結(jié)構(gòu),在每一個主語的后面設計停頓,加強氣勢,突出做人的日常所為。
    3恰當體會情景神態(tài)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句,通過向青天發(fā)問,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漠太空的神仙世界。詩人把酒問月,是對明月產(chǎn)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問青天”“是何年”之前的停頓,營造出皓月當空,作者感慨宇宙流轉(zhuǎn)的意境氛圍。
    4合理處置標點符號
    我國▲是世界的手機用戶國,平均不到4人就有一部手機,∧年發(fā)短信數(shù)量,相當于世界上所有國家數(shù)量的總和。短信,∧更新著國人的∧情感表
    達方式和娛樂方式,也帶來與日俱增的∧煩惱:“灰色”、“ 黑色”、“黃色”垃圾
    短信肆虐,▲讓人不勝其擾。
    這句話雖然長,但是主旨很明確,即說明短信的利與弊。按照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根據(jù)主旨確定停連,合理處置標點符號,打破標點符號的束縛。
    (二)停連的方式
    為了讓停連的表達方式更加貼切文章內(nèi)容,需要對停連的方式有所要求。
    1落停
    在一個完整的意思講完之后的句尾處用落停,停頓時間相對較長,表示結(jié)束。
    例1:法國民眾期望,作為歐洲新生代領導人的代表,薩科齊能憑借其豐富的經(jīng)驗、旺盛的精力和精干的作風,將法國帶入一個全新的“變革年代”。
    句號處用落停表示“法國民眾對新當選的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滿懷期望”意思的結(jié)束。
    例2:想象你自己對困難作出的反應,不是逃避或繞開它們,而是面對它們,同它們打交道,以一種進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們奮斗。(馬克斯威爾•馬爾茲)
    句號處用落停表示“應該如何面對困難”意思的結(jié)束。
    2揚停
    用在一個意思還沒有說完而中間又需要停頓的地方或在句中無標點處。停頓時間較短,停時聲停但是氣不斷、意不斷,停之前的聲音或稍上揚或平拉開,停之后的聲音或緩起或突起,做到停頓之后的意思完整。
    例1:新北京方言里▲也許還留有一些其他方言帶來的痕跡。比如現(xiàn)在北京人常說“耍”,這個詞▲就是從廣東一帶傳來的。
    例2:徒步鞋大一號。▲因為行走時間長了腳會腫脹,有的人指甲蓋脫落就是被鞋抵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