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檢驗技師免疫檢驗考試復習輔導:補體C3含量測定的臨床意義

字號:

C3的增多與減少基本與總補體活性所述相似,但更為敏感。在機體組織損傷和急性炎癥時,常增高或為正常,如菌血癥、肺炎、扁桃腺炎、結(jié)核、傷寒、麻疹、流腦等;腫瘤患者,尤以肝癌,血清C3含量升高更為顯著,但胰腺癌晚期與隱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則呈降低趨勢。
    C3含量降低可見于以下原因:
    1.補體成分消耗增加:
    如血清病、鏈球菌感染后的腎小球腎炎、全身性SLE、冷球蛋白血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應。
    2.補體大量丟失:
    多見于腎病綜合征或大面積燒傷、外傷、手術等。
    3.補體合成不足:
    主要為肝病患者,如肝硬化、慢性活動性肝炎和急性肝炎的重癥病例。補體成分缺陷多具遺傳特點,C3及C3調(diào)控因子(C3bINA)的缺損雖然少見,但是倘若發(fā)生,將可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