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事行政
重點理解:
1、人事行政的含義、特點和原則
人事行政主要是指政府部門中的人事管理,它有兩重含義:一是指各個行政機關和部門內部的微觀人事工作,二是指國家的宏觀人事管理活動,主要是國家人事部門通過一系列法規(guī)、制度和措施對公共行政人員的管理。
理解人事行政的含義應把握以下要點:(1)人事行政為履行公共行政職能,完成各種組織目標和社會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2)人事行政的管理主體是國家人事行政機關;(3)人事行政的管理對象是行政工作人員;(4)人事行政是法制化和制度化的人事管理。
現代人事行政的特點:法治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現代化。
人事行政的原則:德才兼?zhèn)湓瓌t;知人善任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功績制原則;依法管理原則。
2.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和作用
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定范圍內能夠作為生產性要素入社會經濟活動的全部勞動人口的總和。它可分為現實的人力資源和潛在的人力資源兩部分。
人力資源的構成要素有兩個基本方面:一是人力資源的數量,二是人力資源的質量。人力資源的質量綜合體現在勞動者個體和人力資源整體的健康狀況、知識水平、技能水平和勞動態(tài)度四個方面。
人力資源的特點:時效性、時代性、能動性、再生性、增值性。
人力資源管理較之傳統人事行政的特點:(1)以人為本;(2)把人力當成可以開發(fā)利用的資源,當成能帶來更多價值的價值;(3)把人力資源開發(fā)放到首位;(4)人力資源管理被提到組織戰(zhàn)略的高度來對待。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作用:(1)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是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安定團結的重要保證;(2)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條件;(3)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是不斷開發(fā)和培養(yǎng)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造就一支優(yōu)秀國家公務員隊伍的重要途徑。
3、國家公務員和國家公務員制度
國家公務員即國家公務人員。在西方國家,一般是指通過非選舉程序而被任命擔任政府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又稱“文官”。在我國,是指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行使國家行政權力、執(zhí)行國家公務,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國家公務員制度是一種現代人事行政制度,它通過制定法律和規(guī)章,對國家公務員進行依法管理,是人事行政的制度化、法治化、科學化管理較為完備的形式,是人事行政的核心內容,體現了人事行政發(fā)展的一般趨勢。
西方國家的公務員制度源于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始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共同點是: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用;嚴格考核,功績晉升;政治中立,職務常任;人事分類,依法管理。
建國以來,我國實行分部分級的干部管理體制。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后,我國正式建立了國家公務員制度。主要內容:
(1)職位分類制度。職位分類就是根據職位的工作性質、責任輕重、難易程度和所需資格條件,分為不同的類別和等級,形成規(guī)范性文件,為國家公務員的考試錄用、考核、晉升、培訓、獎懲、工資待遇等各項管理提供依據。我國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兩個序列。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為十五級。
(2)任用與更新制度。任用是指用人單位根據用人條件和標準,按照法定程序和原則,選拔和任用國家公務員的過程。任用制度的基本原則是:機會均等原則、公開原則和擇優(yōu)原則。錄用國家公務員采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的辦法。
調配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根據工作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法,改變公務員的隸屬關系和工作崗位的人事管理活動。我國公務員調配的基本形式是調任、轉任、輪換和掛職鍛煉。調任是國家行政機關內部與外部人員的調配方式,包括調入與調出。轉任是國家公務員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當理由,在國家行政機關內部的平級調動,不涉及身份變動,但必須符合擔任新職的條件。輪換是國家行政機關對擔任領導職務和某些工作性質特殊的非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由任免機關負責組織,有計劃地實行職位輪換。重點是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來源:www.examda.com
培訓是對國家公務員的工作技能和業(yè)務知識進行培養(yǎng)訓練的總稱。培訓類別主要有初任培訓、任職培訓、業(yè)務培訓和更新知識培訓四種。培訓原則是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按需施教、講求實效。培訓的關鍵是要實現培訓的科學化、法制化。包括培訓法律化,培訓機構專門化,公務員培訓化,培訓、任用和晉升一致化。
辭職是指國家公務員按照法定的程序,主動提出解除與其所服務的行政機關工作關系的申請,經過有關部門批準而辭去所擔任的行政職務的制度。它包括擔任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辭去所擔任的領導職務,但繼續(xù)保留國家公務員的身份和國家公務員辭去所擔任的任何國家公務員職務,全部解除與行政機關的職務關系。我國國家公務員辭職的限制條件為:未滿國家規(guī)定的低服務年限的和在涉及國家安全、重要機密等特殊職位上任職的國家公務員不得辭職。
辭退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據有關法律,按照法定的程序和事實,經有關行政機關批準,解除國家公務員與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關系的制度。辭退是國家行政機關的主動行為,但不是行政處分。世界各國對辭退國家公務員的條件有十分明確而嚴格的規(guī)定。
退休是指國家公務員因年老和其他原因而不宜繼續(xù)工作時,由政府機構發(fā)給一定的退休金,使其退出政府公務職位的制度。退休的條件包括:年齡條件,工齡和繳納退休保險金的年限,身體與精神狀況。
(3)激勵與保障制度。考核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按照法定管理權限,根據國家公務員法規(guī)和其他既定的原則、內容、方法、形式和程序等,對所屬公務員進行考察、評價的制度。我國公務員的考核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重點是工作實績??己私K要劃定等級,作為人事管理的依據。公務員考核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考核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獎勵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按照規(guī)定的標準、條件和程序,對在公務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公務員給予物質、精神嘉獎的人事管理活動。我國國家公務員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公務員獎勵的條件和方式。
升降包括職位升降和級別升降。職位升降包括晉升和降職兩個方面。公務員晉升是人事激勵的重要制度,它兼有物質獎勵的精神獎勵的作用,必須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等原則。晉升形式有考試晉升、功績晉升、年資晉升、越級晉升和綜合晉升五種。我國公務員晉升職務,必須在核定的職數限額內進行,應按照規(guī)定的職務序列逐級晉升,個別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特別突出的,可以越一級晉升,但必須按規(guī)定報有關部門同意。公務員降職是公務員職務的下降,不是一種行政處分,而是讓由于各種原因不勝任現職的公務員改任一種較低的職務的管措施?!秶夜珓諉T暫行條例》規(guī)定了我國公務員降職的條件。
工資是指政府機關以幣形式支付給國家公務員的勞動報酬。目前,我國國家公務員工資制度實行職級工資制,主要包括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
保險是指國家對因生育、年老、疾病、傷殘和死亡等原因,暫時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的國家公務員給予物質幫助的一種保障制度。它是國家公務員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福利是指國家和單位為解決國家公務員生活方面的共同和特殊需要,在工資之外給予經濟上幫助和生活上照顧的制度。這也是國家公務員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避是指在國家行政機關中,為了防止國家公務員出于某種親情關系或個人利益,不能秉公辦事,甚至以權謀私而對其任職和執(zhí)行公務做出的事前限制措施。我國公務員應回避的親屬關系包括: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回避的種類有任職回避、公務回避和地區(qū)回避。
懲戒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公務員違法違紀的職務行為予以懲罰,給予行政處分的制度。這是一種消極的但又不可缺少的行為調控手段。懲戒公務員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公務員確有違法違紀行為;二是公務員的違法違紀行為尚未構成犯罪,或者雖構成犯罪但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我國對公務員的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六種。對公務員懲戒的原則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懲戒與教育相結合;懲戒的種類與條件相適應;嚴格依照法定程序實施懲處等。受懲戒的公務員不服懲戒決定,依法享有申訴權。
重點理解:
1、人事行政的含義、特點和原則
人事行政主要是指政府部門中的人事管理,它有兩重含義:一是指各個行政機關和部門內部的微觀人事工作,二是指國家的宏觀人事管理活動,主要是國家人事部門通過一系列法規(guī)、制度和措施對公共行政人員的管理。
理解人事行政的含義應把握以下要點:(1)人事行政為履行公共行政職能,完成各種組織目標和社會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2)人事行政的管理主體是國家人事行政機關;(3)人事行政的管理對象是行政工作人員;(4)人事行政是法制化和制度化的人事管理。
現代人事行政的特點:法治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現代化。
人事行政的原則:德才兼?zhèn)湓瓌t;知人善任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功績制原則;依法管理原則。
2.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和作用
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定范圍內能夠作為生產性要素入社會經濟活動的全部勞動人口的總和。它可分為現實的人力資源和潛在的人力資源兩部分。
人力資源的構成要素有兩個基本方面:一是人力資源的數量,二是人力資源的質量。人力資源的質量綜合體現在勞動者個體和人力資源整體的健康狀況、知識水平、技能水平和勞動態(tài)度四個方面。
人力資源的特點:時效性、時代性、能動性、再生性、增值性。
人力資源管理較之傳統人事行政的特點:(1)以人為本;(2)把人力當成可以開發(fā)利用的資源,當成能帶來更多價值的價值;(3)把人力資源開發(fā)放到首位;(4)人力資源管理被提到組織戰(zhàn)略的高度來對待。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作用:(1)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是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安定團結的重要保證;(2)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條件;(3)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是不斷開發(fā)和培養(yǎng)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造就一支優(yōu)秀國家公務員隊伍的重要途徑。
3、國家公務員和國家公務員制度
國家公務員即國家公務人員。在西方國家,一般是指通過非選舉程序而被任命擔任政府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又稱“文官”。在我國,是指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行使國家行政權力、執(zhí)行國家公務,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國家公務員制度是一種現代人事行政制度,它通過制定法律和規(guī)章,對國家公務員進行依法管理,是人事行政的制度化、法治化、科學化管理較為完備的形式,是人事行政的核心內容,體現了人事行政發(fā)展的一般趨勢。
西方國家的公務員制度源于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始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共同點是: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用;嚴格考核,功績晉升;政治中立,職務常任;人事分類,依法管理。
建國以來,我國實行分部分級的干部管理體制。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后,我國正式建立了國家公務員制度。主要內容:
(1)職位分類制度。職位分類就是根據職位的工作性質、責任輕重、難易程度和所需資格條件,分為不同的類別和等級,形成規(guī)范性文件,為國家公務員的考試錄用、考核、晉升、培訓、獎懲、工資待遇等各項管理提供依據。我國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兩個序列。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為十五級。
(2)任用與更新制度。任用是指用人單位根據用人條件和標準,按照法定程序和原則,選拔和任用國家公務員的過程。任用制度的基本原則是:機會均等原則、公開原則和擇優(yōu)原則。錄用國家公務員采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的辦法。
調配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根據工作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法,改變公務員的隸屬關系和工作崗位的人事管理活動。我國公務員調配的基本形式是調任、轉任、輪換和掛職鍛煉。調任是國家行政機關內部與外部人員的調配方式,包括調入與調出。轉任是國家公務員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當理由,在國家行政機關內部的平級調動,不涉及身份變動,但必須符合擔任新職的條件。輪換是國家行政機關對擔任領導職務和某些工作性質特殊的非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由任免機關負責組織,有計劃地實行職位輪換。重點是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來源:www.examda.com
培訓是對國家公務員的工作技能和業(yè)務知識進行培養(yǎng)訓練的總稱。培訓類別主要有初任培訓、任職培訓、業(yè)務培訓和更新知識培訓四種。培訓原則是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按需施教、講求實效。培訓的關鍵是要實現培訓的科學化、法制化。包括培訓法律化,培訓機構專門化,公務員培訓化,培訓、任用和晉升一致化。
辭職是指國家公務員按照法定的程序,主動提出解除與其所服務的行政機關工作關系的申請,經過有關部門批準而辭去所擔任的行政職務的制度。它包括擔任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辭去所擔任的領導職務,但繼續(xù)保留國家公務員的身份和國家公務員辭去所擔任的任何國家公務員職務,全部解除與行政機關的職務關系。我國國家公務員辭職的限制條件為:未滿國家規(guī)定的低服務年限的和在涉及國家安全、重要機密等特殊職位上任職的國家公務員不得辭職。
辭退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據有關法律,按照法定的程序和事實,經有關行政機關批準,解除國家公務員與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關系的制度。辭退是國家行政機關的主動行為,但不是行政處分。世界各國對辭退國家公務員的條件有十分明確而嚴格的規(guī)定。
退休是指國家公務員因年老和其他原因而不宜繼續(xù)工作時,由政府機構發(fā)給一定的退休金,使其退出政府公務職位的制度。退休的條件包括:年齡條件,工齡和繳納退休保險金的年限,身體與精神狀況。
(3)激勵與保障制度。考核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按照法定管理權限,根據國家公務員法規(guī)和其他既定的原則、內容、方法、形式和程序等,對所屬公務員進行考察、評價的制度。我國公務員的考核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重點是工作實績??己私K要劃定等級,作為人事管理的依據。公務員考核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考核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獎勵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按照規(guī)定的標準、條件和程序,對在公務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公務員給予物質、精神嘉獎的人事管理活動。我國國家公務員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公務員獎勵的條件和方式。
升降包括職位升降和級別升降。職位升降包括晉升和降職兩個方面。公務員晉升是人事激勵的重要制度,它兼有物質獎勵的精神獎勵的作用,必須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等原則。晉升形式有考試晉升、功績晉升、年資晉升、越級晉升和綜合晉升五種。我國公務員晉升職務,必須在核定的職數限額內進行,應按照規(guī)定的職務序列逐級晉升,個別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特別突出的,可以越一級晉升,但必須按規(guī)定報有關部門同意。公務員降職是公務員職務的下降,不是一種行政處分,而是讓由于各種原因不勝任現職的公務員改任一種較低的職務的管措施?!秶夜珓諉T暫行條例》規(guī)定了我國公務員降職的條件。
工資是指政府機關以幣形式支付給國家公務員的勞動報酬。目前,我國國家公務員工資制度實行職級工資制,主要包括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
保險是指國家對因生育、年老、疾病、傷殘和死亡等原因,暫時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的國家公務員給予物質幫助的一種保障制度。它是國家公務員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福利是指國家和單位為解決國家公務員生活方面的共同和特殊需要,在工資之外給予經濟上幫助和生活上照顧的制度。這也是國家公務員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避是指在國家行政機關中,為了防止國家公務員出于某種親情關系或個人利益,不能秉公辦事,甚至以權謀私而對其任職和執(zhí)行公務做出的事前限制措施。我國公務員應回避的親屬關系包括: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回避的種類有任職回避、公務回避和地區(qū)回避。
懲戒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公務員違法違紀的職務行為予以懲罰,給予行政處分的制度。這是一種消極的但又不可缺少的行為調控手段。懲戒公務員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公務員確有違法違紀行為;二是公務員的違法違紀行為尚未構成犯罪,或者雖構成犯罪但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我國對公務員的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六種。對公務員懲戒的原則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懲戒與教育相結合;懲戒的種類與條件相適應;嚴格依照法定程序實施懲處等。受懲戒的公務員不服懲戒決定,依法享有申訴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