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名須知

字號:

一、考生為什么要參加高考報名?
    所有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和對口招生的考生均須通過報名采集考生自然信息、報考信息和頭像信息,編排考生號,用于編排考場、建立電子檔案和錄取等工作。
    考生號是考生參加專業(yè)測試、文化課考試、錄取和進行電子備案的重要信息之一,對每位考生來說是惟一的。
    二、報名工作采取什么方式進行?
    2009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報名工作全部采用遠程網(wǎng)方式進行。考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持有關證件到戶口所在地招生辦指定報名點進行資格審查,領取注冊碼、密碼及有關招生簡章,登陸河北省教育考試院網(wǎng)站(地址為:http://www.hebeea.edu.cn),點擊進入遠程網(wǎng)上報名系統(tǒng)進行報名。
    三、報名時間是怎么安排的?
    2009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報名工作分考生網(wǎng)上填報和報名信息現(xiàn)場確認、照相兩個階段。
    所有擬參加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考生(包括文史、理工、藝術、體育、對口類及單獨招生等)網(wǎng)上填報信息的時間為2008年12月1日8時至12月7日18時,遠程網(wǎng)上報名系統(tǒng)12月7日18時關閉。報名信息確認及照相時間為12月9日至13日,考生應持戶口本、本人居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到戶口所在地招生辦指定地點進行報名信息確認等工作。未進行信息確認的報名信息無效。
    四、為什么將報名時間確定在12月?
    藝術、體育、對口類以及小語種、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體育單招等專業(yè)測試招生院校大部分均安排在每年1月至4月間進行,考生參加院校專業(yè)測試時均須持考生號方可報名。高考報名工作如分為12月和第二年3月兩次進行,將會影響部分考生參加院校的相關測試,為適應各類特殊類型招生的需要,方便考生,提高高考報名工作的工作效率,從2009年開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報名時間均在12月進行。
    五、《報考證》的使用范圍是什么?
    報考省內、外院校的藝術、體育、對口類專業(yè)和參加小語種、保送生、自主招生、藝術特長生、體育單招、高水平運動員等專業(yè)(專門)測試的考生,必須向測試點交驗《報考證》和本人居民身份證?!秷罂甲C》在報名信息確認無誤后由報名點打印,如果報名信息確認無誤,考生即可直接向報名點索取。
    六、報名地點是怎么規(guī)定的?
    考生可以在任何一臺與互聯(lián)網(wǎng)相聯(lián)的計算機上登陸河北省教育考試院網(wǎng)站進入網(wǎng)上報名系統(tǒng)填報報名信息。但考生進行信息確認和照相的地點必須是戶口所在地招生辦指定的報名點。
    在我省定居并具備報名資格的臺灣籍考生可在居住地市級招生辦報名;在我省定居并具備報名資格的外國僑民,持省公安機關填發(fā)的“外僑居留證”,也在居住地市級招生辦報名。
    只報考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和河北農業(yè)大學、河北廣播電視大學、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單獨招生的考生可按學校招生簡章到學校指定地點報名。擬參加全國文化統(tǒng)一考試的考生還需在戶口所在地招生辦辦理報名手續(xù)。
    外省在我省借讀和我省在外省借讀的考生需回戶口所在省報名。
    七、報名條件有哪些?
    1.符合下列條件且戶口在我省的中國公民,具備普通高校招生報名資格: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yè)或具有同等學力,其中應屆普通高中畢業(yè)生應符合省教育廳規(guī)定的會考成績要求;
    (3)身體健康。
    2.符合下列條件且戶口在我省的中國公民,具備對口招生報名資格: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各類中等職業(yè)學校、中等專業(yè)學校和綜合高中畢業(yè);
    (3)身體健康。
    旅游專業(yè)要求男身高1.70 米以上、女身高1.60米以上。
    “煤炭企業(yè)優(yōu)秀青年”只限報考經(jīng)教育部批準的中國礦業(yè)大學等院校對口招生。
    八、哪些人須參加報名?
    按照教育部要求,為加強對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管理和向教育部進行電子注冊,下列考生均須參加普通高校招生或對口招生報名:
    (1)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文化課統(tǒng)一考試的考生;
    (2)參加對口招生全省統(tǒng)一考試的考生;
    (3)參加部分外語專業(yè)、保送生等提前單獨招生的考生;
    (4)報考體育單招(運動訓練和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的考生;
    (5)其他參加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或備案的考生。
    九、哪些人不能參加報名?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的在校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yè)的在校生;
    (3)因觸犯刑律已被有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4)外省在我省借讀和中等職業(yè)學校招收的外省籍等戶籍不在我省的考生。
    十、報考科類有哪些?
    1.普通高校招生報考類別有:文史、藝術文、體育文、理工、藝術理、體育理、單獨招生。
    我省藝術類聯(lián)考類別有音樂(分聲樂、器樂、舞蹈三項)、美術、播音主持、編導四類。考生報考使用聯(lián)考成績錄取的藝術專業(yè)和使用院?!凹釉嚒背煽冧浫∏倚枰?lián)考合格的藝術專業(yè)時,須從四類中選擇相應的一類??忌粓罂际褂迷盒!白詼y”(不需要聯(lián)考合格)成績進行錄取的藝術專業(yè)時,可選擇“不參加聯(lián)考類”。為了擴大選擇范圍,建議考生選擇前四類報考。
    2.對口招生報考類別有:旅游類、服裝類、財經(jīng)類、農林類、畜牧獸醫(yī)類、機械類、電子電工類、建筑類、計算機類、烹飪類、醫(yī)學類、化工類、采礦及安全工程類、學前教育類。考生應根據(jù)自己所學專業(yè)選擇相應的專業(yè)類。
    從2009年起,對口招生文秘類合并到計算機類招生。
    十一、考生優(yōu)惠照顧政策是如何執(zhí)行的?
    享受優(yōu)惠照顧的考生,在文史、理工、藝術、體育、對口、單招等類型招生和各個錄取批次投檔時均考慮照顧因素,按照優(yōu)惠照顧后的分數(shù)投檔,錄取時是否考慮加分因素,按院校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請考生注意。
    凡享受優(yōu)惠照顧的考生,5月18日至19日攜帶相關的證明、證書到戶口所在地縣(區(qū))招生辦驗證登記。縣(區(qū))招生辦于5月20日至30日之間將享受優(yōu)惠照顧的考生名單向社會公示,接受監(jiān)督。如發(fā)現(xiàn)弄虛作假,取消其考試資格和錄取資格。未交驗相關的證明、證書和交驗未進行公示的,錄取時一律不予照顧。
    十二、考生為什么要簽訂《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誠信書》?
    為了加強對考生的考試誠信教育,使每一名考生都閱讀和了解國家教育考試的《考生守則》及《違規(guī)行為的認定與處理》,自覺遵守考試紀律,杜絕招生考試中徇私舞弊和腐敗行為的發(fā)生,教育部提出要求,考生要簽訂考試誠信書??忌诳荚囍羞`反誠信考試書的內容,將會把違規(guī)行為記錄到考生的電子檔案中,并向有關單位公開其個人基本信息。
    十三、報名前應做好哪些準備?
    1.注意報名起止日期和地點;
    2.到報名點索取注冊碼和密碼;
    3.確定自己應試的報考科類和外語語種;
    4.準備好有關證件。這些證件包括高級中等教育畢業(yè)證或同等學力證明(應屆普通高中畢業(yè)生還須有會考合格證明),戶口本、本人居民身份證。在職職工還應有單位同意報考的介紹信。尚未安排的轉退軍人應有民政部門的介紹信;
    5.報名考務費。
    十四、考生守則
    1.憑《準考證》、本人居民身份證,按規(guī)定時間和地點參加考試。
    2.考生應講誠信并自覺服從監(jiān)考員等考試工作人員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礙監(jiān)考員等考試工作人員履行職責,不得擾亂考場及其他考試工作地點的秩序。
    3.開考前20分鐘(第一科為考前30分鐘)考生開始入場,開考15分鐘后不準進入考點參加當科目考試,考試結束后方可交卷出場。考試時間內不得離場。
    4.考生入場除2B鉛筆、書寫黑(藍)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直尺、圓規(guī)、三角板、橡皮外(有特殊規(guī)定的除外),其他任何物品不準帶入考場??紙鰞炔坏米孕袀鬟f文具、用品等。
    嚴禁攜帶各種通訊工具(如尋呼機、移動電話及其他無線接收、傳送設備等)、電子存儲記憶錄放設備以及涂改液、修正帶等物品進入考場。
    5.考生對號入座,須將自己的《準考證》、本人居民身份證放在桌子左上角??忌I到答題卡和試卷后,應在指定位置和規(guī)定的時間內粘貼條形碼,并準確清楚地填寫姓名、準考證號等欄目。凡漏填、錯填或字跡不清的答卷、答題卡無效。
    遇試卷分發(fā)錯誤及試題字跡不清等問題,可舉手詢問;涉及試題內容的疑問,不得向監(jiān)考人員詢問。
    6.開考信號發(fā)出后才能開始答題。
    7.在答卷紙的密封線外或答題卡規(guī)定的地方答題。不準用規(guī)定以外的筆和紙答題,不得在答卷、答題卡上做任何標記。答題過程中需使用同一類型和顏色字跡的筆。
    8.在考場內須保持安靜,不得吸煙,不準喧嘩,不準交頭接耳、左顧右盼、打手勢、做暗號,不準夾帶、旁窺、抄襲或有意讓他人抄襲,不準傳抄答案或交換試卷、答題卡,不準將試卷、答卷、答題卡或草稿紙帶出考場。
    9.考試結束信號發(fā)出后,考生須立即停筆,將答卷(卡)按規(guī)定的順序反扣桌上,兩臂下垂將手置于桌下,待監(jiān)考人員將答卷、答題卡等收齊后,起立,依次退出考場,不準在考場內逗留。
    10.如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服從考試工作人員管理,有違紀、作弊等行為的,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和教育部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并將違規(guī)事實記入考生誠信考試電子檔案。
    十五、違規(guī)行為的認定與處理
    (一)考生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服從考試工作人員的安排與要求,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考試違紀:
    1.攜帶規(guī)定以外的物品進入考場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2.未在規(guī)定的座位參加考試的;
    3.考試開始信號發(fā)出前答題或者考試結束信號發(fā)出后繼續(xù)答題的;
    4.在考試過程中旁窺、交頭接耳、互打暗號或者手勢的;
    5.在考場或者教育考試機構禁止的范圍內,喧嘩、吸煙或者實施其他影響考場秩序的行為的;
    6.未經(jīng)考試工作人員同意在考試過程中擅自離開考場的;
    7.將試卷、答卷(含答題卡、答題紙等,下同)、草稿紙等考試用紙帶出考場的;
    8.用規(guī)定以外的筆或者紙答題或者在試卷規(guī)定以外的地方書寫姓名、考號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標記信息的;
    9.其他違反考場規(guī)則但尚未構成作弊的行為。
    考生有上述第一條所列考試違紀行為之一的,取消該科目的考試成績。
    (二)考生違背考試公平、公正原則,以不正當手段獲得或者試圖獲得試題答案、考試成績,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考試作弊:
    1.攜帶與考試內容相關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儲有與考試內容相關資料的電子設備參加考試的;
    2.抄襲或者協(xié)助他人抄襲試題答案或者與考試內容相關的資料的;
    3.搶奪、竊取他人試卷、答卷或者強迫他人為自己抄襲提供方便的;
    4.在考試過程中使用通訊設備的;
    5.由他人冒名代替參加考試的;
    6.故意銷毀試卷、答卷或者考試材料的;
    7.在答卷上填寫與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號等信息的;
    8.傳、接物品或者交換試卷、答卷、草稿紙的;
    9.其他作弊行為。
    (三)教育考試機構、考試工作人員在考試過程中或者在考試結束后發(fā)現(xiàn)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相關的考生實施了考試作弊行為:
    1.通過偽造證件、證明、檔案及其他材料獲得考試資格和考試成績的;
    2.評卷過程中被發(fā)現(xiàn)同一科目同一考場有兩份以上(含兩份)答卷答案雷同的;
    3.考場紀律混亂、考試秩序失控,出現(xiàn)大面積考試作弊現(xiàn)象的;
    4.考試工作人員協(xié)助實施作弊行為,事后查實的;
    5.其他應認定為作弊的行為。
    考生有上述第二、三條所列考試作弊行為之一的,其當次報名參加考試的各科成績無效。
    (四)考生及其他人員應當自覺維護考試工作場所的秩序,服從考試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得有下列擾亂考場及考試工作場所秩序的行為:
    1.故意擾亂考點、考場、評卷場所等考試工作場所秩序;
    2.拒絕、妨礙考試工作人員履行管理職責;
    3.威脅、侮辱、誹謗、誣陷考試工作人員或其他考生;
    4.其他擾亂考試管理秩序的行為。
    考生有上述第四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終止其繼續(xù)參加本科目考試,其當次報名參加考試的各科成績無效;考生及其他人員的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由公安機關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考生以作弊行為獲得考試成績并由此取得入學資格的,已經(jīng)被錄取或者入學的,由其所在學校取消錄取資格或者學籍。
    (六)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參加國家教育考試,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學校按有關規(guī)定嚴肅處理,直至開除學籍;其他人員,由教育考試機構建議其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直至開除或解聘,教育考試機構按照作弊行為記錄并向有關單位公開其個人基本信息。
    另外,教育部還規(guī)定:對考試作弊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考生,取消其當年全國統(tǒng)考各科成績,同時給予下一年度不得報名參加全國統(tǒng)考的處理;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對參加全國統(tǒng)考的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yè)的在校生,取消其當年全國統(tǒng)考各科成績,同時給予其應屆畢業(yè)當年不得報名參加全國統(tǒng)考的處理。
    對參加全國統(tǒng)考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的在校生,取消其當年全國統(tǒng)考各科成績,并由其所在高等學校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嚴肅處理;替他人參加全國統(tǒng)考、在全國統(tǒng)考中組織作弊或使用通訊設備作弊及其它作弊行為嚴重的,高等學??梢越o予其開除學籍處分。
    十六、其他
    1.考生在填報報名信息時,考生必須留下本人有效聯(lián)系方式,不允許填寫畢業(yè)中學、班主任的通訊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以便《錄取通知書》等相關材料及時能夠送達至考生。
    2.凡2009年及以后被院校錄取的高考考生,如當年不報到,其錄取信息將于來年由省教育考試院統(tǒng)一如實記入考生電子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