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是腹部內臟中最容易發(fā)生損傷的器官之一,其發(fā)病率約占各種腹部損傷的40~50%。 脾破裂可分為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三各,前兩種臨床上無明顯急性內出血征象,真性破裂由于脾臟的實質和被膜同時破裂,發(fā)生腹腔內大量出血而使病人迅速發(fā)生休克。
[病因]
(1)外傷 左季肋部或左上腹部遭受擠壓、撞擊、刺穿、車禍等直接或間接暴力均可致脾破裂。
(2)自發(fā)性脾破裂 有慢性病理病變的脾臟更易破裂,如傷寒、瘧疾、血吸蟲病、肝硬化等引起的脾臟腫大,在左上腹部受到輕微外傷或劇烈咳嗽、嘔吐、振蕩及噴嚏等使腹內壓突然增高情況下均可使大而脆的脾臟破裂。
[臨床表現(xiàn)]
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左上腹疼痛或腹痛擴散到全腹而呈彌漫性,同時伴有頭暈、口渴、心悸、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fā)涼、神志不安、脈細速及血壓下降等內出血征象等。
[診斷要點]
(1)有左季肋部或左上腹外傷史及長期脾腫大史。
(2)腹痛及內出血等臨床表現(xiàn)。
(3)體檢可有脈搏細弱增快,血壓下降,腹肌緊張,腹部壓痛及叩擊痛,可捫及腫大的脾臟,脾濁音界擴大,可出現(xiàn)移動性濁音。
(4)血白細胞增加至12乘以1000000/L左右,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顯示進行性下降。
(5)腹腔穿刺時若能抽出不凝性血液,對脾破裂可確診。
(6)X線檢查可見左側膈肌上升,活動受限;左膈下脾影增大且向右下移位,胃擴張,向右和向前移位,胃大彎有受壓不整現(xiàn)象等改變。
[家庭應急處理]
(1)絕對臥床休息,控制飲食,給予止痛藥、止血劑及抗生素藥物。
(2)密切觀察病人脈搏、呼吸、血壓及全身狀況。
(3)休克患者應平臥、頭稍低,注意保暖和保持呼吸道通暢,并速送醫(yī)院急救。
(4)脾破裂一經(jīng)確診,立即送往醫(yī)院及早行手術治療。
[病因]
(1)外傷 左季肋部或左上腹部遭受擠壓、撞擊、刺穿、車禍等直接或間接暴力均可致脾破裂。
(2)自發(fā)性脾破裂 有慢性病理病變的脾臟更易破裂,如傷寒、瘧疾、血吸蟲病、肝硬化等引起的脾臟腫大,在左上腹部受到輕微外傷或劇烈咳嗽、嘔吐、振蕩及噴嚏等使腹內壓突然增高情況下均可使大而脆的脾臟破裂。
[臨床表現(xiàn)]
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左上腹疼痛或腹痛擴散到全腹而呈彌漫性,同時伴有頭暈、口渴、心悸、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fā)涼、神志不安、脈細速及血壓下降等內出血征象等。
[診斷要點]
(1)有左季肋部或左上腹外傷史及長期脾腫大史。
(2)腹痛及內出血等臨床表現(xiàn)。
(3)體檢可有脈搏細弱增快,血壓下降,腹肌緊張,腹部壓痛及叩擊痛,可捫及腫大的脾臟,脾濁音界擴大,可出現(xiàn)移動性濁音。
(4)血白細胞增加至12乘以1000000/L左右,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顯示進行性下降。
(5)腹腔穿刺時若能抽出不凝性血液,對脾破裂可確診。
(6)X線檢查可見左側膈肌上升,活動受限;左膈下脾影增大且向右下移位,胃擴張,向右和向前移位,胃大彎有受壓不整現(xiàn)象等改變。
[家庭應急處理]
(1)絕對臥床休息,控制飲食,給予止痛藥、止血劑及抗生素藥物。
(2)密切觀察病人脈搏、呼吸、血壓及全身狀況。
(3)休克患者應平臥、頭稍低,注意保暖和保持呼吸道通暢,并速送醫(yī)院急救。
(4)脾破裂一經(jīng)確診,立即送往醫(yī)院及早行手術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