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精華:體溫的評估

字號:

體溫的評估
    (一)體溫的產生與生理調節(jié)
    1.體溫的產生 機體內部的溫度稱為體溫。機體熱能主要是肝臟和肌肉,尤其是骨骼肌產熱作用大,此外交感神經興奮、甲狀腺素分泌增多可增加產熱。
    2.體溫的生理調節(jié) 正常人的體溫保持在相對平衡狀態(tài),通過大腦和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和神經:體液作用,使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tài)平衡。
    3.散熱的形式
    (1)輻射:在低溫環(huán)境中,它是主要的散熱方式。
    (2)對流:例如熱由身體傳到涼爽的空氣中?!】荚嚧缶W站整理
    (3)蒸發(fā):例如高熱時乙醇擦浴,其原理為蒸發(fā)作用。
    (4)傳導:如高熱時用冰袋降溫,其原理為傳導作用。
    (二)正常體溫及生理性變化
    1.正常體溫 正常值為:口腔舌下溫度為37℃(36.3℃~37.2℃),直腸溫度為37.5℃(36.5℃~37.7℃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為36.5℃(36.0℃~37.0℃,比口腔溫度低0.3℃~0.5℃)。
    2.生理性變化
    (1)年齡因素:新生兒的體溫調節(jié)功能尚未完善,體溫易隨環(huán)境溫度而變動;兒童由于新陳代謝旺盛,體溫略高于成人;老年人代謝率低,體溫偏低。
    (2)性別因素:女性較男性稍高,在經前期和妊娠早期,由于黃體酮的影響,體溫可輕度增高。
    (3)晝夜因素:一般清晨2~6點體溫最低,下午2~8點,變動范圍不超過平均數(shù)上下0.5℃。這與人體活動、代謝的相應周期性變化有關。
    (4)其他: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運動、進食可使體溫一時性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