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記代理人地籍調查精選復習資料5

字號:

初始地籍調查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開展這項工作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組織保證:成立以市、縣領導為組長,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土地登記領導小組或由當地政府授予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在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設立辦公室,負責具體組織實施。
    2.經費保障:在土地登記費尚未收取之前,所需經費可從當地財政或土地收益中墊付,待發(fā)證收取土地登記費后再歸還。
    3.技術設備準備:要具備一定的技術力量和儀器設備。承擔地籍測量的作業(yè)單位,應有測繪許可證。
    五、初始地籍調查準備工作
    初始地籍調查是土地初始登記前的區(qū)域性普遍調查,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tǒng)工程,在開展初始地籍調查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便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并使調查成果質量符合要求。
    1.組織準備
    初始地籍調查工作由當地政府組織開展,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并責成調查轄區(qū)內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負責本轄區(qū)內初始地籍調查工作的實施,組織調查隊伍,對轄區(qū)內的初始地籍調查工作進行技術指導、組織協調及檢查驗收。各級組織機構要選定負責人,職責明確,分工有序,使初始地籍調查工作的質量有管理上的保證。
    初始地籍調查工作開展之前,必須制定組織方案。該方案包括了調查的區(qū)域范圍、時間、經費、方法、程序、人員組織等??茖W的計劃可以加速工作的進程,節(jié)省人力、物力、財力,并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初始地籍調查工作是否順利開展,調查隊伍是關鍵。調查隊伍應由土地行政管理人員和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人員包括土地管理、法律、測量、計算機等專業(yè)人員。
    2. 宣傳工作
    初始地籍調查工作牽涉千家萬戶,需要土地權利人的密切配合。為了得到廣大群眾對這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導。各級政府應召開本轄區(qū)內的用地單位領導動員大會,要求用地單位派專人協助初始地籍調查工作。通過宣傳發(fā)動工作,使用地單位對初始地籍調查的意義及重要性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
    3.試點工作及技術培訓
    由于地籍調查涉及許多方面的法規(guī)政策,各地區(qū)情況有不同的特殊性,同時地籍調查工作涉及不同專業(yè),為使調查工作在行政管理、技術標準上統(tǒng)一,開展初始地籍調查工作前,應進行試點工作和技術培訓,為順利開展初始地籍調查工作提供技術準備。
    (1)試點工作
    通過試點,可以發(fā)現本地區(qū)的特殊情況,根據技術規(guī)程,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于當地情況的初始地籍調查規(guī)定。試點區(qū)的調查工作應嚴格按照《城鎮(zhèn)地籍調查規(guī)程》及技術設計書的有關要求實施,嚴把質量關,不斷的總結經驗。在試點獲得一定經驗并通過驗收后,方可全面開展工作。城鎮(zhèn)初始地籍調查工作開始前,作為試點應選擇一個街道或1平方公里左右的調查范圍為宜。試點區(qū)內地類應比較豐富,能反映當地的用地特點。
    (2)技術培訓
    初始地籍調查工作政策性、技術性強,專業(yè)面廣。因此在城鎮(zhèn)初始地籍調查工作開始前,應對初始地籍調查工作人員、技術人員進行業(yè)務培訓,使其熟悉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熟悉地籍調查的技術規(guī)程和程序;熟悉掌握日常地籍調查技術和方法;能正確處理作業(yè)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情況。
    培訓方式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地作業(yè)應穿插進行,以便學員理解和掌握。應逐級培訓,根據不同的行政區(qū)域,確定調查范圍,采用從上級到下級逐步培訓的方式。
    培訓內容:主要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土地登記規(guī)則》、《城鎮(zhèn)地籍調查規(guī)程》和有關確權的文件等,掌握地籍調查程序、內容和方法,儀器的操作技能和作業(yè)要求等。
    4.資料收集與踏勘
    收集與初始地籍調查有關的政府文件、技術規(guī)程和規(guī)定;收集能用于初始地籍調查工作的圖件:土地利用現狀圖、地形圖、房屋普查圖,航空攝影及衛(wèi)星遙感資料等;收集調查區(qū)域內的控制網點資料(如:控制點的坐標、坐標系統(tǒng)的投影帶、坐標系統(tǒng)的各項改正數、投影面等資料);收集調查區(qū)內的各種用地資料和建筑物、構筑物的產權資料等。不同部門應分別收集。
    初始地籍調查的踏勘就是根據調查區(qū)域范圍,實地了解調查區(qū)域內的基本情況及控制點的完好情況,使制定的調查技術方案更合理化。
    5.制定初始地籍調查技術方案
    初始地籍調查技術方案不但指導著開展調查的工作程序,而且還指導著怎樣開展調查。方案制定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著整個初始地籍調查的質量。因此,一定要認真地編寫。只有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技術方案,才可以實施。
    (1)技術方案的編寫單位
    初始地籍調查技術方案一般由承擔調查任務的實施單位負責編寫。
    (2)技術方案的題綱
    技術方案的題綱包括調查區(qū)域的基本情況、權屬調查方案、地籍測量技術設計、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的分工和銜接、應提交的成果資料。
    調查區(qū)域的基本情況:調查區(qū)域的地理位置、范圍、行政隸屬、用地概況、技術方案編寫的依據、地籍調查工作程序、人員組成、經費安排、時間計劃等。權屬調查方案:確權的規(guī)定(依據)、工作用圖、調查區(qū)的劃分、地籍編號的要求、調查指界方法和要求、界標設置要求、宗地草圖勘丈方法及要求。地籍測量技術設計:已有控制點及其成果資料的分析和利用、控制網采用的坐標系統(tǒng)、控制網的布設方案、控制點的埋設要求、各項技術參數的改正、觀測方法、計算方法、采用的數據采集軟件、界址點的觀測方法及精度要求、地籍圖的成圖方法、地籍圖的比例尺、面積量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等。
    (3)技術設計的審批
    調查技術方案需由上一級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審批,審批后的調查技術方案可以實施。在實施過程中,若有重大的變動、修改時,還須經原審批部門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