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老板的九大騙術(shù)------ [畢業(yè)生必讀]

字號:

騙的種類繁多,根據(jù)要騙什么,可大致分為騙錢物的,騙名利的。屬于前一種的,十有八九這輩子就在監(jiān)獄里呆著了(例外的也有,諸如“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專收XXX”之類)。腐敗貪污是一種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口號,估計每個貪污分子都拍著胸脯保證過;騙名利的似乎比騙錢的要斯文點,其實一樣可恨。如今科技時代,這種學術(shù)上騙的人還真不少,而且很難查出來。例如韓國的干細胞專家,日本的考古教授,國內(nèi)的一幫剽竊論文的??傊?,這兩種騙子都遲早要沒好下場。
    現(xiàn)在騙什么既能像販毒一樣發(fā)財又能撈個人人羨慕的名聲,還不用擔心被警察叔叔抓?答案就是騙“勞動力”!
    盡管地大物博的口號不好意思再喊了,但中國又以勞動力低廉聞名于世,如果勞動力也算一物的話,有些人還真的以我們的物博而高興,他們是剝削者,俗稱:老板。
    有人一看到“剝削”這個詞,就想起電影里,歷的資本家形象,他們以殘酷地壓榨勞力而聞名。那現(xiàn)在的情況又如何呢?我們廣大年輕無產(chǎn)者有了勞動法保護,不再叫勞工,改稱做“藍領(lǐng)”,“白領(lǐng)”;資本們也換成了“老板”這樣和善點的稱呼。現(xiàn)在的老板不能再揮動鞭子和棍子了(但偶爾有復(fù)古的例子),于是“欺騙”就成了一個有效的法寶。俗話說“無商不*”!
    要問騙的勞力是什么?毫無疑問,就是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yè)生。沒什么社會經(jīng)驗,牢記者中國人吃苦耐勞的民族精神,充滿了對長輩的尊敬和求知的渴望,抱著付出多少就回報多少的夢想......一句話,就是好騙。這點其實和泡妞一模一樣:凡是泡過的都知道,年輕的,單純的,天真的,多少有些幼稚的,容易相信別人的,這樣的小妞泡;而被泡過幾年的就不那么容易上手了,因為一般的伎倆都見識過,吃了虧,也長了教訓。
    老板們騙的水平差別很大。如果你沒上當,騙術(shù)被你識破了,那你很聰明,或是對方是個成長中的小騙子;如果你被騙了,但很快覺得上當了,那你遇到的是次等的騙子;如果你被騙了,覺得不對,但又被騙子說服了,以至于反復(fù)被騙了好幾次才醒悟,那這樣的騙子的確比較高明;至于檔的騙子,你很難把他們和好人區(qū)分開,甚至你會懷疑他們都把他們自己給騙了,他們甚至可以當之無愧地做好人。最終極的騙子,是騙子們騙到心滿意足,物質(zhì)極大豐富的時候,就會把骯臟嘴臉收起來,安安穩(wěn)穩(wěn)地開始做好人了。改邪歸正?那可不是。你要讓他重來,流氓本色會立刻恢復(fù)。
    寫本文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走向社會的畢業(yè)生增加理論知識,在工作生活中少吃壞老板的虧。下邊就本樓主的個人經(jīng)歷,把老板們的伎倆總結(jié)出來。所采用的保證都是真實的例子。
    騙術(shù)一 “空口許諾” 陰險指數(shù) **** 危害指數(shù) ***** *難度 *
    這是最常見的?!霸S諾”是做老板的必需條件,不能把美好前景描述得令人如癡如醉,會有人給他賣命么?許諾了,別人給他做事了,他撈夠好處了,之前說了什么也就都忘了。這當然不是記憶力差,記性差到這份上那是帕金森綜合癥,怎么能當老板?再說,說他壞話的人老板會記得很清楚。在老板眼里,干活的都是他的胯下牛馬,許諾就是吊在他們眼前的胡蘿卜,或是白菜,或是香腸,等等花樣繁多,以免失去誘惑力。
    例子1:“大家辛苦了!這個項目做好之后,本科生一人賞一個碩士學位!去夏威夷邊島邊曬太陽邊寫論文!”
    例子2:“大家辛苦了!這個項目做好之后,按比例提成,發(fā)獎金,組織去新馬泰旅游!”
    例子3:“大家辛苦了!這個項目做好之后,每人發(fā)一輛自行車賽車,佩套運動服,要該露的地方露,該突出的地方突出!(*笑)!”
    *之法:很簡單,每次老板吹牛,你都讓他立下字據(jù)來!看著吧,十有八九他會立刻老羞成怒,暴跳如雷。
    騙術(shù)二 “挑撥離間” 陰險指數(shù) ***** 危害指數(shù) ***** *難度 *****
    這招十分卑鄙,其中心思想可概括為“挑起群眾斗群眾”。本來員工們都是一個團體,團結(jié)起來力量才大??稍诶习逖劾铮瑔T工團結(jié)了對公司、企業(yè)、自己當然有好處,但也很危險,比如容易抱成團來和工會一起反對自己的*威,甚至取代自己的位置。*之術(shù)就是,讓手下的小頭目們彼此攀比嫉妒,勾心斗角,這樣目的就很容易達到了。我親眼見到在大學里的好同學,在單位里逐漸變成彼此猜忌,嫉妒,甚至憎恨的仇人。這招既陰險又難對付,因為堡壘總是從內(nèi)部攻破的,當年美軍擊垮南聯(lián)盟,攻克阿富汗,占領(lǐng)伊拉克,用的策略就和這一招大同小異。
    例子1:老板宣布:&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