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與建筑設計---住宅建筑技術經濟評價

字號:

七、住宅建筑技術經濟評價
    (一)評價項目的對比條件
    1.建筑功能具有可比性,即建筑面積標準、住宅類型及建筑層數應基本相同。
    2.消耗費用的可比性,即應包括建造階段和使用階段兩部分費用。
    3.價格的可比性,即采用同一價格水平計算,消除人為變動因素。
    可以采用轉化措施,使其具有可比性。
    (二)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建筑功能效果和社會勞動消耗兩部分。建筑功能效果是適用、安全、衛(wèi)生等基本方面的總和。社會勞動消耗是為取得建筑功能所付出的全部勞動量。按照經濟效果的基本概念,住宅建筑技術經濟效果是以建筑功能效果與社會勞動消耗(即造價)之比來衡量的。
    (三)為體現評價指標項目在總體評價中重要程度的差別,運算時按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進行加權。建筑功能效果指標中各項一級指標及權重值:
    1.平面空間布局0.35
    2.平面指標0.20
    3,廚衛(wèi)0.15
    4.物理性能0.10
    5.安全性0.10
    6.建筑藝術0.10
    (四)評價方法中,定量標準0~4分,0分淘汰,1分為最低合格標準,4分為創(chuàng)新標準。定性指標中,平面空間綜合效果系指:平面布置緊湊,空間分配合理,功能分區(qū)明確,交通聯系方便,私密性好。
    安全措施系指:疏散、防火、防盜、防墜落、防觸電。
    實際操作時需采用評分法解決定性指標定量計算問題。
    (五)定量標準中。0分一項即予淘汰。其具體標準是:
    1.家具布置:門窗位置不當,墻面破碎,不利于家具布置;
    2.儲藏:無儲藏設施(注:住宅設計規(guī)范已取消此項要求,可考慮用家具解決);
    3.樓梯走道:不符合安全疏散和有關規(guī)定;
    4.陽臺:無陽臺或不合規(guī)范;
    5.公用設施:不合規(guī)范要求;
    6.平面空間綜合效果:不緊湊,功能分區(qū)不合理,居住與輔助面積不協調;
    7.平均每套建筑面積:大于標準1m2以上;
    8.廚房:間接采光,設備布置不合流程;
    9.衛(wèi)生間:只設一個蹲坑,無預留洗浴設施位置;
    10.采光:窗地比小于1/7,或臥室、起居室部分間接采光(注:住宅設計規(guī)范要求,廚房也不可以間接采光);
    11,通風:不好;
    12.保溫隔熱:不合規(guī)范;
    13.隔聲:分戶墻及樓板空氣聲隔絕小于40dB;
    14.安全:防火、防盜、防墜落、防觸電解決得不好;
    15.結構安全:不合規(guī)范;
    16.室內效果:空間比例不協調、分割紊亂、閉塞、色彩不協調、視覺效果差;
    17.立面效果:平立面處理呆板,體型比例失調;
    18.造價:超過當地造價10%以上。
    (六)住宅建筑技術經濟效果綜合評價,最終表現為建筑指標體系的綜合指數與社會勞動消耗指標體系的綜合指數的比值。比值相對大的方案,也就是通常所說性能價格比比較高的方案,為較優(yōu)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