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與建筑設備輔導--通風系統(tǒng)

字號:

第二節(jié) 通 風 系 統(tǒng)
     通風一般有兩個目的:一是稀釋通風,用新鮮空氣把房間內有害氣體濃度稀釋到允許濃度以下;二是冷卻通風,用室外空氣把房間內多余熱量排走。
     一、自然通風
     (一)廚房、浴室、廁所等的垂直排風管道,應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設置防火閥。
     (二)自然通風靠風壓、熱壓、風壓熱壓綜合作用三種情況。無散熱量的房間,以風壓為主。放散熱量的廠房應僅考慮熱壓作用。
     (三)夏季自然通風用的室內進風口,其下緣距地面應為0.3-1.2m,高于此值應考慮進風效率降低的影響,寒冷或嚴寒冬季用的室內進風口,下緣不宜低于4m;如低于4m,應采取防止冷風吹向工作地點的措施。
     二、機械通風
     (一)室內通風或空調時維持正壓或負壓條件:產生有害氣體或煙塵的房間宜負壓;保持室內潔凈度宜正壓(空調房間,潔凈房間)。
     (二)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氣體或有爆炸危險氣體的生產廠房設事故排風。事故排風量應按全部容積每小時8次換氣。事故排風的室外排風口,應高出20m范圍內建筑物屋面3m以上;離送風系統(tǒng)進風口小于20m時,應高出進風口6m以上。
     (三)中、大型廚房應機械通風。
     (四)機械通風時,室外進風口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2m,在綠地時不宜低于lm。
     (五)排風口宜設在上部、下風側;送風口宜設在下部、上風側。
     (六)凡屑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單獨設置排風系統(tǒng):
     1.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有害物質混合后能引起燃燒或爆炸時;
     2.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蝕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時;
     3: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結并聚積粉塵時;
     4.散發(fā)劇毒物質的房間和設備;
     5.建筑物內設有儲存易燃易爆物質的單獨房間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單獨房間。
     (七)同時放散有害物質、余熱、余濕時,全面通風時應按其中所需的空氣量確定。
     (八)事故通風的通風機,應分別在室內、外便于操作的地點設置電器開關。
     (九)凈化有爆炸危險的粉塵和碎屑的除塵器,過濾器及管道等,均應設置泄爆裝置。
     凈化有爆炸危險的粉塵的干式除塵器和過濾器,應布置在系統(tǒng)的負壓段上(即布置在風機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