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yī)師實踐技能關于“呼吸機應用”的問題

字號:

一、目的
    人工呼吸器是應用以機械裝置建立壓力差,從而產(chǎn)生肺泡通氣的動力原理制成,也可以用來代替、控制或改變人體的自主呼吸運動。
    二、呼吸器的類型
    ①簡易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銜接器。
    ②寶壓型呼吸器:將預定壓的氣流壓入病人呼吸道,使預定壓轉為零壓或負壓,轉為呼氣。
    ③定容型呼吸器:將預定潮氣量壓入呼吸道,使其轉為呼氣。
    ④定時型呼吸器:吸氣與呼氣、呼氣與吸氣的轉換,按預定時間轉。
    三、呼吸器與病人的聯(lián)接
    ①面罩:適用于神志清醒、能合作并間斷使用呼吸器的病人。
    ②氣管內插管:適用于神志不清的病人,應用時間不超過48-72小時。
    ③氣管套管:需較長期作加壓人工呼吸治療的病人,應作氣管切開,放置氣管套管。
    四、呼吸器的調節(jié)
    ①每分通氣量:(每分鐘出入呼吸道的氣體量)=潮氣量×呼吸頻率。
    ②肺泡通氣量=(潮氣量-死腔)×呼吸頻率:為每次通氣量的2/3。
    ③死腔量=存在于呼吸道內不起氣體交換作用的氣量,為每次通氣量的1/3。
    ④正負壓調節(jié):一般常用壓力為+12~+24cmH2o,一般不使用負壓,但在肺泡過度膨脹及呼吸頻率太快時適當運用-2~-4cmH2o負壓。
    ⑤呼吸頻率與呼吸時間比:呼吸頻率成人一般為12-10次/分,小兒為25-30次/分,呼吸時間比為1:1.5~3。
    五、呼吸器與自主呼吸的協(xié)調:呼吸器與病人自主呼吸的節(jié)律合拍協(xié)調,這是治療成功必須注意的關鍵問題之一。
    ①對神志清醒的病人,在使用之前要解釋,爭取病人的合作。
    ②呼吸急促、躁動不安的,不能合作的,可先使用簡易呼吸器,作過渡慢慢適應。
    ③少數(shù)患者用簡易呼吸器仍不能合拍者,可先用藥物抑制自主呼吸,然后使用呼吸器,常用藥物:安定、嗎啡。
    六、呼吸器的使用范圍
    ①呼吸突然停止或即將停止。
    ②在吸入100%氧氣的情況下,動脈血氧分壓仍達不到50~60mmHg。
    ③嚴重缺氧和二氧化碳儲留而引起意識和循環(huán)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