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鑒別】
① 呈腎形,略扁,長3.5mm,寬1.5mm~3mm,厚約1mm.
② 果皮黑色或黑褐色,具細微網狀皺紋。擴大鏡下觀察,果實表面凹凸不平。
③ 有時外附綠白色膜質宿萼,上有棕色腺點。
④ 種子1枚,黃棕色,光滑,種臍位于凹側的一端,呈突起的點狀;另一端有微突起的合點。
⑤ 質堅硬,子葉黃白色,富油質。
⑥ 微有香氣,味辛、微苦。
【顯微鑒別】
果實(中部)橫切面
① 果皮波狀彎曲,表皮細胞1列,凹陷處表皮下有眾多扁圓形壁內腺(intramural gland)。
② 中果皮薄壁組織中有小形外韌維管束;薄壁細胞含有草酸鈣小柱晶。
③ 種皮外表皮為1列柵狀細胞,其內為1列啞鈴狀支持細胞。
④ 種皮薄壁組織中有小形維管束。
⑤ 色素細胞1列,與種皮內表皮細胞相鄰。
⑥ 子葉細胞充滿糊粉粒與油滴。
果皮表面制片
① 壁內腺類圓形,直徑60μm~400μm,表皮細考試,大網站收集胞多達數十個至百個,中心細胞較小,多角形,周圍細胞徑向延長,輻射狀排列,腺體腔內有眾多油滴。
② 非腺毛長150μm~480μm,直徑15μm~22μm,頂端細胞特長,胞壁密布疣點。
③ 腺毛多呈梨形,長30μm~50μm,直徑20μm~30μm.腺柄短,多單細胞,腺頭多細胞或單細胞。
④ 氣孔平軸式,表皮細胞具條狀角質紋。
⑤ 果皮細胞含草酸鈣小柱晶,兩端及中央突出,長6μm~15μm,寬約1.6μm.另有草酸鈣小方晶。
粉末與解離組織
① 種皮柵狀細胞眾多,長33μm~56μm,寬6μm~15μm,細胞壁成V字形增厚。
② 支持細胞啞鈴狀,長20μm~45μm,中部細胞壁增厚。另有子葉細胞與非腺毛碎片。
【成分】
① 含揮發(fā)油、香豆素、黃酮類、單萜酚、脂類化合物、樹脂及豆甾醇等。
② 揮發(fā)油主要成分有:檸檬烯、萜品醇-4、芳樟醇、β-石竹烯、乙酸香葉酯等。
③ 香豆素衍生物有:補骨脂內酯(psoralen)、異補骨脂內酯(isopsoralen)、補骨脂定(psoralidin)、異補骨脂定(isopsoralidin)、雙羥異補骨脂定(corylidin)、以及苯并呋喃香豆素(bavacoumestan A, bavacoumestan B, sophoracoumestan A)
④ 黃酮類有:補骨脂甲素(coryfolin,bavachin)、補骨脂考試,大網站收集乙素(corylifolinin,isobavachalcone)、補骨脂甲素甲醚(bavachinin)、異補骨酯甲素(isobavachin)、異補骨脂乙素甲醚、新補骨脂異黃酮(neobavaisoflavone)、補骨脂色烯素(bavachromene)、補骨脂寧(corylin),以及補骨脂查耳酮(bavachalcone)、新補骨脂查耳酮(neobavachalcone)等。
⑤ 單萜酚類有:補骨脂酚(bakuchiol)等。
⑥ 脂類有: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單酯等。
⑦ 其他尚含游離脂肪酸、豆甾醇(stigmasterol)、胡蘿卜苷(daucosterol)、三十烷(triacontane)、葡萄糖以及皂苷等。
【理化鑒別】
① 取粉末1g,加乙醇10ml,溫浸30分鐘,濾過,取濾液1ml,加新配制的7%鹽酸羥胺甲醇溶液2~3滴,20%氫氧化鉀甲醇溶液1~2滴,水浴加熱1分鐘,加10%鹽酸使呈酸性,再加入1%三氯化鐵乙醇液1~2滴,溶液顯紅色(檢查香豆精)。
② 將藥材的乙醇浸出液點于濾紙上,揮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可見斑點邊緣為藍紫色,中央為暗紅色(黃酮)、氨熏后,邊緣亮藍色,中央灰棕色。
③ 取粉末進行升華,可見針狀、簇狀結晶,收集該結晶與補骨脂內酯、異補骨脂內酯(標準品)進行薄層層析,應出現相應的斑點。(檢查香豆精)
【薄層層析】
以補骨脂內酯與異補骨脂內酯為對照品。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與兩對照品相應的斑點分別為天藍色(補骨脂內酯)和藍色(異補骨脂內酯)。
① 呈腎形,略扁,長3.5mm,寬1.5mm~3mm,厚約1mm.
② 果皮黑色或黑褐色,具細微網狀皺紋。擴大鏡下觀察,果實表面凹凸不平。
③ 有時外附綠白色膜質宿萼,上有棕色腺點。
④ 種子1枚,黃棕色,光滑,種臍位于凹側的一端,呈突起的點狀;另一端有微突起的合點。
⑤ 質堅硬,子葉黃白色,富油質。
⑥ 微有香氣,味辛、微苦。
【顯微鑒別】
果實(中部)橫切面
① 果皮波狀彎曲,表皮細胞1列,凹陷處表皮下有眾多扁圓形壁內腺(intramural gland)。
② 中果皮薄壁組織中有小形外韌維管束;薄壁細胞含有草酸鈣小柱晶。
③ 種皮外表皮為1列柵狀細胞,其內為1列啞鈴狀支持細胞。
④ 種皮薄壁組織中有小形維管束。
⑤ 色素細胞1列,與種皮內表皮細胞相鄰。
⑥ 子葉細胞充滿糊粉粒與油滴。
果皮表面制片
① 壁內腺類圓形,直徑60μm~400μm,表皮細考試,大網站收集胞多達數十個至百個,中心細胞較小,多角形,周圍細胞徑向延長,輻射狀排列,腺體腔內有眾多油滴。
② 非腺毛長150μm~480μm,直徑15μm~22μm,頂端細胞特長,胞壁密布疣點。
③ 腺毛多呈梨形,長30μm~50μm,直徑20μm~30μm.腺柄短,多單細胞,腺頭多細胞或單細胞。
④ 氣孔平軸式,表皮細胞具條狀角質紋。
⑤ 果皮細胞含草酸鈣小柱晶,兩端及中央突出,長6μm~15μm,寬約1.6μm.另有草酸鈣小方晶。
粉末與解離組織
① 種皮柵狀細胞眾多,長33μm~56μm,寬6μm~15μm,細胞壁成V字形增厚。
② 支持細胞啞鈴狀,長20μm~45μm,中部細胞壁增厚。另有子葉細胞與非腺毛碎片。
【成分】
① 含揮發(fā)油、香豆素、黃酮類、單萜酚、脂類化合物、樹脂及豆甾醇等。
② 揮發(fā)油主要成分有:檸檬烯、萜品醇-4、芳樟醇、β-石竹烯、乙酸香葉酯等。
③ 香豆素衍生物有:補骨脂內酯(psoralen)、異補骨脂內酯(isopsoralen)、補骨脂定(psoralidin)、異補骨脂定(isopsoralidin)、雙羥異補骨脂定(corylidin)、以及苯并呋喃香豆素(bavacoumestan A, bavacoumestan B, sophoracoumestan A)
④ 黃酮類有:補骨脂甲素(coryfolin,bavachin)、補骨脂考試,大網站收集乙素(corylifolinin,isobavachalcone)、補骨脂甲素甲醚(bavachinin)、異補骨酯甲素(isobavachin)、異補骨脂乙素甲醚、新補骨脂異黃酮(neobavaisoflavone)、補骨脂色烯素(bavachromene)、補骨脂寧(corylin),以及補骨脂查耳酮(bavachalcone)、新補骨脂查耳酮(neobavachalcone)等。
⑤ 單萜酚類有:補骨脂酚(bakuchiol)等。
⑥ 脂類有: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單酯等。
⑦ 其他尚含游離脂肪酸、豆甾醇(stigmasterol)、胡蘿卜苷(daucosterol)、三十烷(triacontane)、葡萄糖以及皂苷等。
【理化鑒別】
① 取粉末1g,加乙醇10ml,溫浸30分鐘,濾過,取濾液1ml,加新配制的7%鹽酸羥胺甲醇溶液2~3滴,20%氫氧化鉀甲醇溶液1~2滴,水浴加熱1分鐘,加10%鹽酸使呈酸性,再加入1%三氯化鐵乙醇液1~2滴,溶液顯紅色(檢查香豆精)。
② 將藥材的乙醇浸出液點于濾紙上,揮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可見斑點邊緣為藍紫色,中央為暗紅色(黃酮)、氨熏后,邊緣亮藍色,中央灰棕色。
③ 取粉末進行升華,可見針狀、簇狀結晶,收集該結晶與補骨脂內酯、異補骨脂內酯(標準品)進行薄層層析,應出現相應的斑點。(檢查香豆精)
【薄層層析】
以補骨脂內酯與異補骨脂內酯為對照品。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與兩對照品相應的斑點分別為天藍色(補骨脂內酯)和藍色(異補骨脂內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