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鑒別】
呈圓盤狀,盤徑13~16cm.全體烏黑或黑褐色,被菱形細鱗,背鱗行數為偶數,中央2~4行強烈起棱,形成兩條縱貫全體的黑線。頭盤在中央,扁圓形,口內有多數刺狀牙齒。背部高聳成層脊狀,俗稱“劍脊”。腹部剖開邊緣向內卷曲。內面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尾部漸細而長。質堅硬。氣腥,味淡。以頭尾齊全、皮黑肉黃、質堅實者為佳。
去蛇皮藥材的骨骼鑒別法:
① 鼻骨背面觀:左右鼻骨背面整體觀成棱形,前端鈍圓,后端較尖銳。
② 軀椎側面觀:棘突高,前后緣較平直。前關節(jié)突上的關節(jié)面在基部上方,前后椎考試,大網站收集體下突形狀極不相同,即前部椎骨的椎體下突較長,豎刀狀,尖端略超過椎體的后隆面,以后逐漸變短,至中部椎骨的椎體下突成棱脊狀。脈突側面觀成馬蹄形,左右兩處向中線彎曲,彼此靠合。
【顯微鑒別】
取背鱗1片,用水裝置。觀察外表面:鱗片呈黃棕色,具縱直條紋,條紋間距13.7μm~27.4μm,沿鱗片基部至先端方向徑向排列,內含色素斑。此特征為本品粉末鑒定的重要依據。
背鱗橫切面觀:內、外表皮均較平直,真皮不向外方突出,真皮中色素較多。
粉末:黃色或淡棕色。
① 角質鱗片表面隱約可見淡灰色細粒狀物,并具縱向條紋,平直或微彎曲,有的表面具極細密的平行紋理。
② 表皮淡黃色或黃色,表面觀可見密布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顆粒,常連成網狀、分枝狀。
③ 橫紋肌纖維多碎斷,呈條塊狀,邊緣平整,有細密橫紋,橫紋平直或微波狀,有的不清晰。
④ 骨碎片呈不規(guī)則碎塊,骨陷窩長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稍粗,于橫縱斷面均明顯可見。
【成分】
含蛋白質22.1%、脂肪1.7%。含大量的鈣、磷、鎂常量元素和鐵、鋁、鋅、鍶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較高;鋇的含量達109.168μg/g,是10種藥用蛇中含量的,應引起注意。
【理化鑒別】
(1) 聚丙烯酰胺凝膠蛋白電泳鑒別:
① 試劑配制和凝膠制備:試劑和凝膠按文獻方法制備。分離膠濃度為7.5%,濃縮膠濃度為2.5%。
② 樣品液制備:取樣品1g,加入生理鹽水4ml,研磨成勻漿,以4000rpm離心15分鐘,取上清液,加入1倍量丙酮,4000rpm離心15分鐘,放置冰箱中備用。
③ 電泳分析:取樣上清液,加入1/2體積的40%蔗糖液,用微量注射器在凝膠樣品池中加樣,點樣量20μl.上電極液中加入數滴溴酚藍指示劑示蹤。電泳開始時,電流控制在10mA,樣品進入分離膠后加大至15mA,待指示劑行至末端約1cm時,即可停止電泳。取出膠板,放入7%乙酸溶液中固定10分鐘,然后放入0.2%考馬斯亮蘭考,試大網站收集R250染色液中染色半小時。用蒸餾水沖去凝膠表面附著的染料,再放入含20%甲醇和7%醋酸的脫色液中,脫色數小時至背景無色為止。
電泳結果:烏梢蛇一級帶三條,二級帶和三級帶各二條,擴散帶一條。
(2) 紫外光譜鑒別:取粉末1g,分別用石油醚和無水乙醇各10ml浸泡36小時,前6小時每隔1小時振搖1次,濾過,濾液稀釋成一定濃度,置1cm比色池中,UV-265FW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吸收曲線,掃描范圍200~300nm,掃描速度60nm/分鐘。結果乙醇浸出液在210.0nm,石油醚浸出液在215.0、240.0、246.0處有吸收峰。此特征能與其他蛇類區(qū)別。
呈圓盤狀,盤徑13~16cm.全體烏黑或黑褐色,被菱形細鱗,背鱗行數為偶數,中央2~4行強烈起棱,形成兩條縱貫全體的黑線。頭盤在中央,扁圓形,口內有多數刺狀牙齒。背部高聳成層脊狀,俗稱“劍脊”。腹部剖開邊緣向內卷曲。內面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尾部漸細而長。質堅硬。氣腥,味淡。以頭尾齊全、皮黑肉黃、質堅實者為佳。
去蛇皮藥材的骨骼鑒別法:
① 鼻骨背面觀:左右鼻骨背面整體觀成棱形,前端鈍圓,后端較尖銳。
② 軀椎側面觀:棘突高,前后緣較平直。前關節(jié)突上的關節(jié)面在基部上方,前后椎考試,大網站收集體下突形狀極不相同,即前部椎骨的椎體下突較長,豎刀狀,尖端略超過椎體的后隆面,以后逐漸變短,至中部椎骨的椎體下突成棱脊狀。脈突側面觀成馬蹄形,左右兩處向中線彎曲,彼此靠合。
【顯微鑒別】
取背鱗1片,用水裝置。觀察外表面:鱗片呈黃棕色,具縱直條紋,條紋間距13.7μm~27.4μm,沿鱗片基部至先端方向徑向排列,內含色素斑。此特征為本品粉末鑒定的重要依據。
背鱗橫切面觀:內、外表皮均較平直,真皮不向外方突出,真皮中色素較多。
粉末:黃色或淡棕色。
① 角質鱗片表面隱約可見淡灰色細粒狀物,并具縱向條紋,平直或微彎曲,有的表面具極細密的平行紋理。
② 表皮淡黃色或黃色,表面觀可見密布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顆粒,常連成網狀、分枝狀。
③ 橫紋肌纖維多碎斷,呈條塊狀,邊緣平整,有細密橫紋,橫紋平直或微波狀,有的不清晰。
④ 骨碎片呈不規(guī)則碎塊,骨陷窩長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稍粗,于橫縱斷面均明顯可見。
【成分】
含蛋白質22.1%、脂肪1.7%。含大量的鈣、磷、鎂常量元素和鐵、鋁、鋅、鍶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較高;鋇的含量達109.168μg/g,是10種藥用蛇中含量的,應引起注意。
【理化鑒別】
(1) 聚丙烯酰胺凝膠蛋白電泳鑒別:
① 試劑配制和凝膠制備:試劑和凝膠按文獻方法制備。分離膠濃度為7.5%,濃縮膠濃度為2.5%。
② 樣品液制備:取樣品1g,加入生理鹽水4ml,研磨成勻漿,以4000rpm離心15分鐘,取上清液,加入1倍量丙酮,4000rpm離心15分鐘,放置冰箱中備用。
③ 電泳分析:取樣上清液,加入1/2體積的40%蔗糖液,用微量注射器在凝膠樣品池中加樣,點樣量20μl.上電極液中加入數滴溴酚藍指示劑示蹤。電泳開始時,電流控制在10mA,樣品進入分離膠后加大至15mA,待指示劑行至末端約1cm時,即可停止電泳。取出膠板,放入7%乙酸溶液中固定10分鐘,然后放入0.2%考馬斯亮蘭考,試大網站收集R250染色液中染色半小時。用蒸餾水沖去凝膠表面附著的染料,再放入含20%甲醇和7%醋酸的脫色液中,脫色數小時至背景無色為止。
電泳結果:烏梢蛇一級帶三條,二級帶和三級帶各二條,擴散帶一條。
(2) 紫外光譜鑒別:取粉末1g,分別用石油醚和無水乙醇各10ml浸泡36小時,前6小時每隔1小時振搖1次,濾過,濾液稀釋成一定濃度,置1cm比色池中,UV-265FW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吸收曲線,掃描范圍200~300nm,掃描速度60nm/分鐘。結果乙醇浸出液在210.0nm,石油醚浸出液在215.0、240.0、246.0處有吸收峰。此特征能與其他蛇類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