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復習指南

字號:

(一)通貨膨脹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1.通貨膨脹的含義
    所謂通貨膨脹,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一般物價水平或價格水平持續(xù)、顯著上漲的經濟現象。反之,在一段時間內價格水平持續(xù)、顯著下降的經濟現象則被定義為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的這一定義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首先,通貨膨脹是一個動態(tài)的時間過程,具有一定的持續(xù)性;
    其次,通貨膨脹不是指個別商品價格的上漲,也不是指價格水平的輕微上揚,而是指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即物價水平的總體上漲,并且上漲的幅度是顯著的;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物價水平的上漲有公開的形式,也有隱蔽的形式,比如在實行物價管制的情況下,表面上不存在物價水平普遍上漲的現象,但卻存在著嚴重的短缺,這實際上是通貨膨脹的隱蔽形式,可以稱之為隱蔽的通貨膨脹。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存在這樣的情況,即在一部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上漲的同時,另一部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卻在下跌,而且各種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漲跌水平不盡一致。在此情況下,應當如何理解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普遍上漲呢?顯然,要判斷經濟中是否存在通貨膨脹,只能使用物價水平或價格水平這一概念。所謂價格水平,是指一個經濟中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經過加權后的平均價格。
    經濟學中通常把通貨膨脹率定義為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并且用通貨膨脹率來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計算通貨膨脹率的公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因為通貨膨脹所描述的是價格水平持續(xù)上升的過程,所以,在現實生活中,通貨膨脹率通常是用各種價格指數來衡量的。價格指數包括消費價格指數、批發(fā)價格指數和國內生產總值減縮指數三種。
    消費價格指數(CPI)。消費價格指數也稱消費者價格指數、零售物價指數或生活費 用指數,它所表示的是不同時期為購買一籃子或購買菜籃市場(market basket)樣本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價格指數。這一籃子商品通常包括食品、衣服、住房、燃油、交通運輸、學費及其他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和服務。在建立價格指數時,通常按照每種商品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來確定商品價格的權數。因此,CPI反映了價格水平變動對居民生活費用的實際影響。
    生產價格指數(PPI)。生產價格指數也稱生產者價格指數和批發(fā)價格指數,它所表 示的是不同時期多種商品在生產或批發(fā)環(huán)節(jié)的價格水平,它主要反映了生產企業(yè)銷售商 品價格變動情況。計算PPI的固定權數是每種商品的凈銷售額。
    在第二章,我們把國內生產總值縮減指數定義為名義GDP和實際GDP的比率。作為名義GDP和實際GDP的比率,它不是通過對國民生產總值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價格指數進行加權平均得到的;同時,與CPI不同,它所涉及的價格水平是所有商品的價格水平而非部分商品的價格水平。
    一般來說,可以選擇上述三種價格指數中的任何一種來計算通貨膨脹率,三種物價指數所反映的通貨膨脹率應呈現基本相同的趨勢。但這三種物價指數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未將股票、證券等金融資產的價格變動包括在內。
    2.通貨膨脹的類型
    對于通貨膨脹,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之進行分類。經濟學家根據不同的標準劃分出不同類型的通貨膨脹。
    第一,如果按照價格水平上漲的幅度來劃分,可以把通貨膨脹分為溫和的通貨膨脹、奔騰的通貨膨脹和超級通貨膨脹三種類型。
    溫和的通貨膨脹是指每年價格水平上漲幅度不超過10%的通貨膨脹。其特點是價格水平相對較為穩(wěn)定,上漲速度緩慢且可以預測,人們對貨幣較為信任,因而這種通貨膨脹一般不會對經濟構成明顯的不利影響。
    奔騰的通貨膨脹是指每年價格水平上漲幅度在10%-100%之間的通貨膨脹。其特點是價格水平迅速上升,貨幣流通速度迅速提高,貨幣購買力迅速下降。在此情況下,人們會搶購和囤積商品,采取各種措施避免經濟上的損失。
    超級通貨膨脹是指每年價格水平上漲幅度在100%以上的通貨膨脹。當發(fā)生這種通貨膨脹時,由于貨幣購買力迅速下降,因此人們會完全失去對貨幣的信任,正常的經濟聯(lián)系可能會出現中斷,貨幣體系和價格體系趨向崩潰。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描述了更為可怕的情形,他把通貨膨脹分為溫和的通貨膨脹(low inflation)、急劇的通貨膨脹(galloping inflation)和惡性通貨膨脹(hyper inflation)。在他看來,溫和的通貨膨脹是指通貨膨脹率為一位數即不超過10%的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突破兩位數,甚至達到三位數,即為急劇的通貨膨脹。在這種較高的通貨膨脹率下,經濟會發(fā)生嚴重的扭曲,貨幣會明顯貶值,人們會積極的囤積商品、購置房產,以此降低高通貨膨脹率給自己帶來的經濟損失,而人們的這種預期心理會使得貨幣購買力進一步加速下降,通貨膨脹率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逐漸消亡,資本逃向國外。惡性通貨膨脹是指價格水平每年以百分之一百萬,甚至以百分之十億的速率持續(xù)上漲的通貨膨脹。當這種通貨膨脹爆發(fā)后,通常會使整個經濟窒息。
    第二,按對不同商品價格的影響程度來劃分,可以把通貨膨脹分為平衡的通貨膨脹和非平衡的通貨膨脹兩種類型。
    平衡的通貨膨脹是指每種商品的價格均按同一比例上升,包括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如勞動的價格即工資、土地的價格即租金和資本的價格即利息率等。實際上,各種商品價格按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比例上升的情況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是難以出現的,因此,平衡的通貨膨脹在現實生活中更像是一種巧合。多數情況下,通貨膨脹都表現為非平衡的通貨膨脹。
    非平衡的通貨膨脹是指在經濟中各種商品的價格按不同比例上漲的通貨膨脹。這是一種常見和多發(fā)的通貨膨脹類型。這種類型的通貨膨脹之所以常見,是因為不同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畢竟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現實生活中,甲商品的價格上升的幅度可能會高于乙商品價格上升的幅度,消費品價格上漲的幅度可能會高于投資品價格的上漲幅度。當然,也可能會出現某些商品價格上升,而另外一些商品價格下降的情形。
    第三,按人們對物價上漲的預期來劃分,可以把通貨膨脹分為可預期的通貨膨脹和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兩種類型。
    預期是一種心理,是人們對于未來的經濟狀況所作出的判斷。可預期到的通貨膨脹是指在較平穩(wěn)的經濟運行過程中,物價水平年復一年地按照某一比例或幅度上升,因而該國國民根據這一上升比例可以預測到未來一年的物價水平,并根據可預測到的價格水平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和儲蓄行為。在存在可預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由于每個人都將物價上漲的因素考慮在其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中,這勢必造成該國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與工資、利息、租金、利潤等同比例地提高。因此,可預期的通貨膨脹具有自我維持的特點,由于可預期的通貨膨脹具有自我維持的特點,因此價格水平的上漲有點像運動著的物體都存在慣性一樣,故人們又將可預期的通貨膨脹稱為慣性通貨膨脹。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通貨膨脹都是可以預期的。在一個開放的世界中,由于影響價格水平變動的因素多種多樣,并且變化莫測,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通貨膨脹都是不可預期的,包括普通居民和經濟學家。沒有人能夠料到,俄羅斯在1992年放開物價水平后的五年內價格水平居然會上升1000倍。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如果出現,它通常會使收入和財富進行再分配,改變收入財富在人們之間既定的分配比例,一些人可能因此而變得富裕,而另一些人可能因此而變得貧窮。
    3.通貨膨脹的經濟影響.
    通貨膨脹作為經濟運行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種經濟現象,通常會對經濟生活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通貨膨脹對收人以及財富在不同階層之間再分配的影響
    在出現平衡的和可預期到的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每一種商品、每一種生產要素的價格,包括勞動的價格都會按同一比例上升,人們的貨幣收人和財富的市場價值也會按相同比例上升,在此情況下,通貨膨脹不會對人們的收入和財富的再分配產生影響。但是,如果在經濟中出現非平衡的或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的情況,通貨膨脹首先會對擁有固定貨幣收入的人產生不利的影響,因為他的收入水平是固定不變的,因此,隨著價格水平的上升,他的貨幣收入的實際購買力會下降,即實際收入水平會下降。伴隨著實際收入水平的下降,對于擁有固定貨幣收入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水平會相應下降。但是,對于那些貨幣收入不固定即貨幣收入隨價格水平的上升而相應上升的人來說,情況正好相反,他們會從通貨膨脹中受益。例如,在伴隨著通貨膨脹而相應擴張的行業(yè)中工作的勞動者,他們的貨幣收入增長通常會走在物價水平上漲之前;在有強大的工會支持的行業(yè)中工作的工人,他們的工資合同中通常都訂有工資隨生活費用(CPI)的上升而相應增加的條款,即所謂工資收入指數化。即使沒有這樣的條款,由于背后有強大的工會支持,他們的工資水平也會伴隨物價水平的上升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地提高。
    其次,通貨膨脹還會對儲蓄者產生不利的影響,使儲蓄者的收入水平下降,這是不言而喻的。因為通貨膨脹意味著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價值的下降必然會使儲蓄者手中的存款價值或貨幣的實際購買力降低??梢栽O想一下,如果通貨膨脹率為100%,而儲蓄者的利息并不因此而增加,那么這就意味著儲蓄者手中的存款價值每年會損失50%。用不了多少年,他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貨幣財富就會不值幾文。
    再次,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還會將債權人的一部分財富再分配給債務人,使債權人的利益受到損害,使債務人獲得意外收益。例如,債務人A向債權人B借款100萬元,約定一年后每年還本付息10萬元。但在此之后,包括工資在內的價格水平每年上漲100%,雖然A每年仍然要向B名義上支付10萬元的本息,但實際上A的借款成本每年都會下降50%,因為在工資水平也按100%上升的情況下,A只需要用過去一半的勞動就可以償付10萬元的借款。顯然,債務人A從通貨膨脹中獲得了好處,但債權人B的利益卻遭受了損失,因為他現在所“享受”的利率水平實際上是負值。
    由此可見,通貨膨脹通過影響人們手中財富的實際價值實現了收入和利益的再分配。在不知不覺中,通貨膨脹將固定收入者手中的財富轉移到非固定收人者手中;如果利率不與價格指數掛鉤的話,它還會將儲蓄者手中的財富轉移到投資者或銀行手中,將債權人手中的財富轉移到債務人手中。當然,如果出現相反的情況,即非平衡的和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率下降或出現通貨緊縮時,它的經濟影響正好相反。
    實際上,人們在經濟生活中的角色是多元化的,他們的經濟行為也是多種多樣的。在不同的經濟聯(lián)系中,他可能既是儲蓄者又是股票持有者,既可能是債權人又是債務人,利率既可能是隨價格水平的變動而變動的,也可能不是。諸如此類,在此情況下,非平衡的和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對于收入和財富的再分配既是客觀的,也可能是隨機的,而不會刻意地剝奪某些人的財富并將它轉送給某些其他特定的人群。
    (2)通貨膨脹對經濟效率的影響
    價格是一種市場信號。在一個競爭性的經濟中,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他們都會根據價格信號的變動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和生產行為,從而使資源配置發(fā)生改變。在一個不存在通貨膨脹或低通脹的經濟中,當某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消費者很可能會減少對該種商品的消費而增加其他替代品的消費;如果消費者預期該種商品的價格還會繼續(xù)上升,他則可能會增加對這種商品的當期消費。例如,當人們預期房地產的價格在可預見的將來還會繼續(xù)上升時,他們可能會作出果斷的決定:現在就購買一套住房。反之,如果當某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消費者很可能會增加對該種商品的消費而減少其他替代品的消費;如果消費者預期該種商品的價格還會繼續(xù)下降,他就會減少對這種商品的當期消費,而等待價格的下降。生產者也會根據該種商品價格的變動作出類似的反應:增加或減少產量。在這里,市場機制不僅有效地調節(jié)著消費,也調節(jié)著生產。但是,當通貨膨脹爆發(fā)以后,作為市場信號的價格會發(fā)生扭曲,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都無法從頻繁變動的價格信號中對市場需求和供給的變動趨勢作出準確的判斷,也無法區(qū)分相對價格的變化和整體價格水平的變化。在此情況下,價格信號的失真意味著市場機制作用的失靈,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生產者的生產行為都可能發(fā)生紊亂,從而使資源無法得到配置,導致經濟效率的降低。
    較高的通貨膨脹率還會扭曲貨幣的使用。在通貨膨脹率高于名義利率的情況下,貨幣的實際利率為負值,這時,人們會降低對貨幣的信任度,與持有貨幣相比,消費者和生產者更愿意持有消費品和存貨。顯然,消費者和廠商不斷購進消費品和投資品,不是為了進一步滿足自己的消費需要和增加生產投資,而是為了避免貨幣貶值所造成的損失。中國在1988年出現了經濟過熱的現象,較高的通貨膨脹率以及隨之而來的搶購風,導致人們肓目購物消費,以至過了幾年甚至十幾年后,很多商品已經不知更新?lián)Q代了多少次,而很多家庭還在使用著那時候搶購的過時的洗衣機、電視機,穿著那時候搶購的已經落伍的西裝和棉毛褲。顯然,過高的通貨膨脹率如果扭曲了人們對貨幣的使用,就難以使消費者實現效用化,也難以使廠商實現利潤化,從而導致資源配置效率或經濟效率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