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財政學試題2

字號: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在我國,財政監(jiān)督的主體包括(    ?。?BR>    A.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B.各級法院和檢察院
    C.各級政府的財政、稅務部門
    D.各級政府的審計部門
    E.社會團體、中介機構
    22.與稅收相比,政府收費的基本特征包括(    ?。?BR>    A.有償性
    B.統(tǒng)一性
    C.非規(guī)范性
    D.不確定性
    E.公開性
    23.經濟建設支出主要包括(    ?。?BR>    A.公共經濟事業(yè)支出
    B.交通運輸支出
    C.物資儲備支出
    D.對外經濟援助支出
    E.公營企業(yè)支出
    24.財政支出的社會效益是指財政資金的耗費與社會效果的對比關系,這里所說的社會效果包括(     )
    A.經濟的穩(wěn)定協(xié)調發(fā)展
    B.社會公平
    C.生態(tài)平衡及環(huán)境保護
    D.教育普及
    E.科學進步
    25.常用的對政府預算進行分類的方法有形式上的分類和內容上的分類,以內容上的差別為依據(jù),政府預算可以分為(    ?。?BR>    A.單式預算
    B.復式預算
    C.增量預算
    D.零基預算
    E.績效預算
    26.下列財政政策手段中,能發(fā)揮"內在穩(wěn)定器"作用的有(    ?。?BR>    A.公共投資
    B.政府收費
    C.失業(yè)救濟金
    D.各種福利支出
    E.累進的所得稅
    27.財政分配的主體是政府,這里的含義有(    ?。?BR>    A.財政活動以政府為前提
    B.在財政活動中,政府處于主動的、支配的地位
    C.財政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
    D.財政活動牽涉的范圍頗廣
    E.財政分配的是貨幣資金
    28.國際稅收的主要研究對象包括(     )
    A.國際稅收分享
    B.國際雙重征稅
    C.國際避稅與逃稅
    D.國際稅收協(xié)定
    E.國際稅收聯(lián)盟
    29.當經濟形勢需要實行擴張性經濟政策時,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減少公債的發(fā)行數(shù)量和金額
    B.調低公債的發(fā)行利率
    C.調高公債的發(fā)行利率
    D.在公債市場上拋售公債
    E.在公債市場上買入公債
    30.下列關于全國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的說法中,錯誤的有(    ?。?BR>    A.純粹公共物品或服務肯定是全國性的
    B.混合公共物品或服務肯定是地方性的
    C.地方性公共物品須由地方政府負責提供
    D.由地方政府提供的物品就是地方性公共物品
    E.由中央政府提供的物品就是全國性公共物品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31.分割稅種
    32.公債
    33.政府預算
    34.普雷斯特法則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
    35.某國2005年公債發(fā)行額為400億美元,到期還本付息額為280億美元,其當年財政支出額為4000億美元,請計算該國的債務依存度并判斷其是否屬正常范圍。
    36.某大學教授某月取得稿費收入4800元,銀行存款利息收入300元。試計算該教授當月各項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7.什么是政府間轉移支付?它有何特點?
    38.簡述財政的調節(jié)收入分配職能。
    39.簡述緊縮性財政政策的作用機理。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0.試述稅收轉嫁與歸宿的規(guī)律。
    41.試述公債管理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協(xié)調配合的必要條件與可能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