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貴港市2006屆高三歷史教學質(zhì)量第一次統(tǒng)一監(jiān)測試卷4

字號: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第33題20分,第34題14分,第35題18分,本大題共52分。
    33、(20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6年召開的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把“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 “依法治國”列入國家“九五”計劃和2001年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1999年3月九屆人大會議通過的第三個憲法修正案,把這一觀點載入憲法。
     材料二 江澤民同志在2001年初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又明確指出“我們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
     請回答:
     ⑴.首先提出和要求法治的是資產(chǎn)階級的歐洲啟蒙思想家。法國啟蒙思想家中有哪些的代表?(3分)提出了哪些社會學說?(4分)
    ⑵.用有關的史實說明中國在辛亥革命中是怎樣實踐這些學說的?(6分)
    ⑶.資產(chǎn)階級的法治就是要建立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早期資產(chǎn)階級革命中,從建立的政治體制看,最徹底的是哪一個國家?(1分)請你簡述你的理由。(2分)
    ⑷.江澤民同志所說的“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是否矛盾?(1分)我們應如何理解兩者的關系?(3分)
    34、(14分)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宣告了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進一步密切了西藏與東部各省區(qū)的聯(lián)系,加強了民族大團結。試概述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與西藏的關系加強的表現(xiàn)。
    35、(18分)中國和日本都是東亞的主要國家。近代以來兩國之間的關系就是東亞國家之間關系的重要方面;現(xiàn)在,中日都發(fā)展成對世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家。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向帝國主義過渡中,日本充當了侵華的急先鋒,發(fā)動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日本強迫中國簽訂了什么不平等條約?(2分)反映了帝國主義怎樣的對外侵略要求?(2分)給中國帶來什么影響?(2分)
    ⑵.中國社會各階級和階層對甲午中日戰(zhàn)爭作出了怎樣的反應?(4分)結局如何?(1分)
    ⑶.20世紀30年代的盧溝橋事變后,中國社會各階級和階層又作出了怎樣的反應?(2分)請你指出“反應”的結局。(1分)
    ⑷.這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里,中國人民抗爭的結局分別是由怎樣的原因造成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