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河間醫(yī)學六書·傷寒標本心法類萃》:“益元散,即天水散。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為末,水調或加蜜,或蔥豉湯調。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BR> 〖釋名〗本方以藥物用量比例命名。《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六一者,方用滑石六兩,甘草一兩,因數而名之也”。
〖組成〗 滑石 六兩[18g] 甘草 一兩[3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蜜少許,溫水調下,或無蜜亦可,每日三服,或欲冷飲者,新井泉調下亦得。解利發(fā)汗,煎蔥白、豆豉湯下,每服一盞,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煮取汁七分服。
〖方歌〗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濕有功效,益元碧玉與雞蘇,砂黛薄荷加之好。
〖主治〗
暑濕證。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泄瀉。
〖功用〗清暑利濕。
〖病機〗
暑熱傷津 ── 口渴
暑濕阻滯腸胃 ── 泄瀉
暑濕熱邪擾亂膀胱氣化 ── 小便不利
暑為陽邪而通于心,故傷于暑者多見 ── 身熱
〖組成〗 滑石 六兩[18g] 甘草 一兩[3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蜜少許,溫水調下,或無蜜亦可,每日三服,或欲冷飲者,新井泉調下亦得。解利發(fā)汗,煎蔥白、豆豉湯下,每服一盞,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煮取汁七分服。
〖方歌〗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濕有功效,益元碧玉與雞蘇,砂黛薄荷加之好。
〖主治〗
暑濕證。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泄瀉。
〖功用〗清暑利濕。
〖病機〗
暑熱傷津 ── 口渴
暑濕阻滯腸胃 ── 泄瀉
暑濕熱邪擾亂膀胱氣化 ── 小便不利
暑為陽邪而通于心,故傷于暑者多見 ── 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