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宣明論方》
〖組成〗 茯苓 一兩[15g] 甘草 二兩[6g] 白術(shù) 炙,半兩[12g] 澤瀉 一兩[15g]
官桂 去皮,二兩[3g] 石膏 二兩[30g] 寒水石 二兩[30g] 滑石 四兩[30g]
豬苓 半兩[15g]
〖用法〗為末,每服三錢(9g),溫湯調(diào),新汲水亦得,生姜湯尤良。小兒每服一錢,用如上法。
〖方歌〗桂苓甘露豬苓膏,術(shù)澤寒水滑石草,祛暑清熱又利濕,發(fā)熱煩渴吐瀉消。
〖主治〗暑濕證。發(fā)熱頭痛,煩渴引飲,小便不利,及霍亂吐下。
〖功用〗清暑解熱,化氣利濕。
〖病機(jī)〗
既受暑熱所┌ 暑熱傷人 ── 發(fā)熱頭痛
│
傷又有水濕┤ 熱盛傷津 ── 煩渴引飲
│
│ 溫盛于里,阻滯氣機(jī) ── 小便短少
│
└ 暑濕俱盛,內(nèi)傷脾胃,升降失司,清濁相干 ── 霍亂吐下
〖組成〗 茯苓 一兩[15g] 甘草 二兩[6g] 白術(shù) 炙,半兩[12g] 澤瀉 一兩[15g]
官桂 去皮,二兩[3g] 石膏 二兩[30g] 寒水石 二兩[30g] 滑石 四兩[30g]
豬苓 半兩[15g]
〖用法〗為末,每服三錢(9g),溫湯調(diào),新汲水亦得,生姜湯尤良。小兒每服一錢,用如上法。
〖方歌〗桂苓甘露豬苓膏,術(shù)澤寒水滑石草,祛暑清熱又利濕,發(fā)熱煩渴吐瀉消。
〖主治〗暑濕證。發(fā)熱頭痛,煩渴引飲,小便不利,及霍亂吐下。
〖功用〗清暑解熱,化氣利濕。
〖病機(jī)〗
既受暑熱所┌ 暑熱傷人 ── 發(fā)熱頭痛
│
傷又有水濕┤ 熱盛傷津 ── 煩渴引飲
│
│ 溫盛于里,阻滯氣機(jī) ── 小便短少
│
└ 暑濕俱盛,內(nèi)傷脾胃,升降失司,清濁相干 ── 霍亂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