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自主招生試題難度高于高考

字號:

試題難度高于高考
    陳大衛(wèi)(福州師大附中2007屆高三,現(xiàn)在廈門大學就讀)
    兩年前,由老師推薦,我有幸參加了復旦大學自主招生水平測試。
    參試前需要事先用學校推薦自己時所給的賬號和密碼登錄復旦大學招生網(wǎng),輸入自己的個人信息、獲獎情況,并按要求上傳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依稀記得當時所給的命題是 《我的大學夢》。而后將自己所提交的材料下載打印后拿給學校簽字再寄到復旦大學招生辦去,終確認參試資格。
    那次考試統(tǒng)一安排在年底后一個周日的早上,考場則因地域而異。福建、廣東的考生當時是被安排到位于廣州的華南師大附中參加考試。這是一場不分文理科生的綜合性知識筆試,涵蓋高中語文、數(shù)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和計算機共10個科目的內(nèi)容,答題時間為3個小時,總分1000分,題量有200道選擇題,按學科區(qū)分涇渭分明,基本沒有交叉科目的綜合題,而計分標準是答對一題得5分,答錯一題倒扣2分,不答題則不得分。
    試題的設(shè)置無疑更偏重于考查考生們在掌握課內(nèi)知識的基礎(chǔ)上,是否有自己的深入理解和知識拓展,所以,可以看到許多源于往常練習但意義高于往常練習的題目,比如語文題考到修辭手法和美學思想;政治題里對時事經(jīng)濟政策的理解等等。當然也有不少考查課外知識的題目,如語文題考到古時造字法“六書”、歷史題里問到教派中的多明我會和方濟各會等等。題目的難度基本可以看做是處于高于高考低于競賽的水平上,所以需要做足知識積累和心理準備。
    完成此測試大的限制因素在于題量大而做題時間短,尤其是理科有許多十分花費功夫的計算,且由于有選錯倒扣分的計分規(guī)則在,蒙答案的做法變得不可行,所以應先做自己擅長的、有把握的題,合理安排時間,快速換腦調(diào)整做題狀態(tài),建議先做文科再做理科,跳過計算量過大的題目,更不要在一道題上糾纏太久。
    對于一路走到現(xiàn)在的高三學弟學妹們來說,是否參加自主招生水平測試其實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問題。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將為之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從報名到復習備考到后犧牲某個周末往某陌生城市赴考,高三寶貴的復習時間將因此被大幅度占用,但由于自主招生名額比較少,錄取機會也不大,所以你的付出終能得到多少回報,這就成為一個很微妙的問題。除了這些,還有考試心態(tài)的問題。報名參加測試肯定會對自己的高考復習節(jié)奏有大幅度影響,同時,倘若失手,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也會對自己高三復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有負面作用。在這點上個人就有慘痛的教訓。
    貼心提醒:
    假如學弟學妹們決心參加考試,一般來說,從報名到正式筆試其實也不過1個月時間備考,期間還有正常高考復習和功課要做,要想把10門學科從頭復習一遍非常不現(xiàn)實,更多需要“吃老本”,重點看平時有多少積累,是否有偏科。不建議刻意復習,更不建議熬夜然后疲勞作戰(zhàn),否則這會影響真正的備戰(zhàn)高考。建議把10門學科的教科書放在床頭,每天晚上做完作業(yè)后臨睡前粗略地翻一下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