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保險是否值得選購?

字號:

年金,是和壽險對應(yīng)的一個保險品種。如果說投保壽險是為了規(guī)避英年早逝的風(fēng)險,那么年金保險就是為了規(guī)避壽命過長而養(yǎng)老儲蓄不足的問題。
    是的,養(yǎng)老儲蓄實在是個大問題。當你打算開始進行養(yǎng)老儲蓄的時候,勢必要根據(jù)自己的要求來制訂計劃,而制訂這個計劃是一個三步走的過程:1)計算你退休時需要多少錢;2)決定你準備用多少年儲備到這筆錢;3)在合理的收益率預(yù)測前提下計算出每年必須強制儲蓄多少。而在這個三步走的過程中,計算退休需要多少錢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考慮這個問題時,很多的因素都需要考慮,比如物價上升帶來的購買力縮水問題,比如你愿意享受的退休生活水準,而最困難的問題就是預(yù)期壽命??紤]到物價上升的影響,假設(shè)你退休后生活水準為每月8000元即1年9.6萬元的話,那么你在60歲退休時需要儲蓄的錢就是9.6萬元乘以你退休后的預(yù)期生存時間。雖然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查到目前的平均壽命數(shù)據(jù),如上海目前男性為76.64歲,女性為83.29歲,但這個數(shù)字對于我們決定自身的預(yù)期壽命實在是幫助有限,畢竟這不過是上海人的平均壽命,并不等于你只能活到這個歲數(shù)。以男性為例,若只是按照77歲的平均壽命計劃退休儲蓄,但屆時卻健康長壽,就面臨退休儲備不足的問題。而另一方面,若我們小心謹慎,按照長命百歲可以活到105歲來計劃,固然可以極大的規(guī)避退休儲蓄不足的問題,但這樣也給年輕時的強制儲蓄帶來很大的壓力。我們可以測算一下,按照9.6萬/年(不考慮物價上漲也不考慮投資收益等問題),若按照77歲平均壽命,那么60歲時有163.2萬元就足矣了,但若按照105歲計劃,就需要432萬元,這意味著后者年輕時每年的退休儲備要比前者高上164.71%,這顯然是個不小的壓力。
    而年金保險的出現(xiàn),便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預(yù)先儲蓄一筆錢后,年金險便會從投保者特定年齡(比如55歲或者65歲)開始每年給一定金額的退休金,只要你活著(目前保險公司一般最多給到105歲),每年就可以獲得這筆資金,這意味著你活得越長,從保險公司獲得退休金也越多。而對保險公司而言,這時就充當一個再分配的角色。假設(shè)現(xiàn)在有這樣一個年金險,你在60歲的時候一次性繳付10萬元,此后每年可以獲得6250元的返還。在不考慮投資回報的前提下,若你活到77歲正好拿了16次年金收回本金。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活到77歲的,也不是所有人只活到77歲的。假設(shè)投保者A只活到76歲,那么保險公司從其身上就賺了一次6250元的退休金,但同時若有一個投保者B活到了78歲,則保險公司必須向其多支付一次6250元的退休金,兩相抵消,保險公司不賠不賺。當然,在實際運作中,保險公司會收取合理利潤,但年金險的實際原理還是一致的——在這點上與人壽保險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正因為年金保險可以規(guī)避“高壽”風(fēng)險,因此在日益老齡化的發(fā)達國家,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產(chǎn)品。那么,在中國,投保者是否需要購買年金險呢?從理論上來說自然也是需要,但在實際操作中,就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了。
    因為目前中國保險還是一個新興市場,產(chǎn)品線還不夠成熟,投保者的消費理念亦不成熟,所以目前市面上真正的年金保險非常之少,即使有也往往因為保證返還年限等問題導(dǎo)致產(chǎn)品的收益率相當?shù)汀R阅硞€年金險為例,其要求30歲女性連續(xù)繳費10年,每年繳費1萬元,則從55周歲開始至100周歲每年至少可以領(lǐng)取5814元,當然若保險公司投資成功,還有額外紅利領(lǐng)取。若我們按照女性83歲的平均壽命來計算,則這款產(chǎn)品保證回報部分的年收益率僅有1.46%,即使你活到100歲拿全所有的保證回報,那么年收益率也不過提高到2.43%??紤]到即使在減息數(shù)次之后,30年國債的收益率也仍在3.91%,顯然如此低保證回報的年金險產(chǎn)品并非好選擇。就此而言,我們只能期待伴隨市場的成熟,能有更多保險公司推出更多真正回報合理的年金產(chǎn)品,使投資者能夠真正享受到年金類保險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