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的統(tǒng)一
1.歸納和演繹
歸納是指從個別事實上升到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演繹則是從一般的原理出發(fā)推理出個別結論的思維方法。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一方面,歸納是演繹的前提和基礎,演繹的前提是通過歸納獲得的,沒有歸納就沒有演繹;另一方面,演繹能為歸納進行指導,歸納的過程就需要通過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運用演繹的方法對歸納過程提供科學的指導,進行概括和總結。
2.分析和綜合
分析是指在思維中將對象分解為各個局部,再分別加以研究的思維方法,綜合是指在分析的基礎之上將分析得到的結果在思維中經(jīng)過進一步的抽象和概括,達到對事物總體性的完整的認識的思維方法。
就分析和綜合而言,分析和綜合相互區(qū)別,也有密切聯(lián)系。一方面分析是綜合的前提,沒有深刻的科學的分析,綜合就失去了基礎,另一方面綜合是分析的目的和歸宿,沒有綜合,分析也就失去了它的基礎。
3.抽象和具體
抽象和具體的思維方法認為,認識的過程是從感性的具體認識開始,一步步地達到抽象的規(guī)定。再經(jīng)過邏輯中介的作用達到思維的具體的過程。
(1)感性的具體相當于感性的認識過程,是指對外部事物所獲得的具體的、生動的認識形式。
(2)抽象的規(guī)定相當于理性認識階段,是在對感性具體認識的基礎上經(jīng)過思維的抽象,達到對事物的本質和必然性的認識,獲得抽象的、深刻的認識。
(3)思維的具體則是指在抽象規(guī)定的指導下,人們進一步來反思、整理原有的感性認識所達到的一種更加深刻,同時又更加豐富的認識。思維的具體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既有理性認識的深刻性又有感性認識的生動性。
4.邏輯和歷史的統(tǒng)一
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也是我們人類所具有的重要的思維方法,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要求邏輯與歷史相統(tǒng)一,邏輯和歷史的統(tǒng)一是辯證思維的基本原則。
其中邏輯的方法要求我們按照邏輯推理的需要來安排概念和原理的順序。歷史的方法要求我們在表達認識的時候,應該按照客觀事物和客觀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時間上的先后順序來認識事物,表達認識。
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邏輯的方法與歷史的方法是不同的。邏輯的方法并不是完全按照客觀事件或者客觀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來進行的,而是按照邏輯范疇或概念在推理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來排列的;歷史的方法則應當嚴格按照時間上的先后順序來認識事物和表達理論,表達范疇和原理。
但它們也有密切的聯(lián)系。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作為辯證思維方法都是對客觀發(fā)生的歷史事實和過程的認識,邏輯的起點和歷史的起點也應當盡可能的一致,當然邏輯是對歷史有修正的反映,邏輯的順序不一定要同歷史的順序完全一致。
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方法、思想方法辯證思維方法
作為哲學認識論的重要內容,對于我們的科學研究工作有重要指導意義。一方面,辯證思維方法是對科學研究辯證方法的概括總結;另一方面,辯證思維方法又能反過來對科學研究提供有力的指導。我們在科學探索中只有用辯證思維方法來指導,才能形成十分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有利于科學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可見,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過是辯證思維方法的具體化和運用。
1.歸納和演繹
歸納是指從個別事實上升到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演繹則是從一般的原理出發(fā)推理出個別結論的思維方法。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一方面,歸納是演繹的前提和基礎,演繹的前提是通過歸納獲得的,沒有歸納就沒有演繹;另一方面,演繹能為歸納進行指導,歸納的過程就需要通過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運用演繹的方法對歸納過程提供科學的指導,進行概括和總結。
2.分析和綜合
分析是指在思維中將對象分解為各個局部,再分別加以研究的思維方法,綜合是指在分析的基礎之上將分析得到的結果在思維中經(jīng)過進一步的抽象和概括,達到對事物總體性的完整的認識的思維方法。
就分析和綜合而言,分析和綜合相互區(qū)別,也有密切聯(lián)系。一方面分析是綜合的前提,沒有深刻的科學的分析,綜合就失去了基礎,另一方面綜合是分析的目的和歸宿,沒有綜合,分析也就失去了它的基礎。
3.抽象和具體
抽象和具體的思維方法認為,認識的過程是從感性的具體認識開始,一步步地達到抽象的規(guī)定。再經(jīng)過邏輯中介的作用達到思維的具體的過程。
(1)感性的具體相當于感性的認識過程,是指對外部事物所獲得的具體的、生動的認識形式。
(2)抽象的規(guī)定相當于理性認識階段,是在對感性具體認識的基礎上經(jīng)過思維的抽象,達到對事物的本質和必然性的認識,獲得抽象的、深刻的認識。
(3)思維的具體則是指在抽象規(guī)定的指導下,人們進一步來反思、整理原有的感性認識所達到的一種更加深刻,同時又更加豐富的認識。思維的具體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既有理性認識的深刻性又有感性認識的生動性。
4.邏輯和歷史的統(tǒng)一
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也是我們人類所具有的重要的思維方法,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要求邏輯與歷史相統(tǒng)一,邏輯和歷史的統(tǒng)一是辯證思維的基本原則。
其中邏輯的方法要求我們按照邏輯推理的需要來安排概念和原理的順序。歷史的方法要求我們在表達認識的時候,應該按照客觀事物和客觀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時間上的先后順序來認識事物,表達認識。
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邏輯的方法與歷史的方法是不同的。邏輯的方法并不是完全按照客觀事件或者客觀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來進行的,而是按照邏輯范疇或概念在推理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來排列的;歷史的方法則應當嚴格按照時間上的先后順序來認識事物和表達理論,表達范疇和原理。
但它們也有密切的聯(lián)系。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作為辯證思維方法都是對客觀發(fā)生的歷史事實和過程的認識,邏輯的起點和歷史的起點也應當盡可能的一致,當然邏輯是對歷史有修正的反映,邏輯的順序不一定要同歷史的順序完全一致。
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方法、思想方法辯證思維方法
作為哲學認識論的重要內容,對于我們的科學研究工作有重要指導意義。一方面,辯證思維方法是對科學研究辯證方法的概括總結;另一方面,辯證思維方法又能反過來對科學研究提供有力的指導。我們在科學探索中只有用辯證思維方法來指導,才能形成十分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有利于科學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可見,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過是辯證思維方法的具體化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