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分析(資料分析)

字號:

2006年的資料分析試題非常具有代表性,其中一卷第四題(也是二卷第一題)非常具有代表性。
    【例題一】一卷第四題:根據(jù)下列文字資料回答131-135題。
    2003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額達975.5億元,比上年增加159.3億元,增長19.5%,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為4.0%。在國家財政科技撥款中,中央財政科技撥款為639.9億元,比上年增長25.2%,占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為8.6%;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為335.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9%。分執(zhí)行部門看,各類企業(yè)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為960.2億元,比上年增長21.9%;國有獨立核算的科研院所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399.0億元,比上年增長13.6%;高等學校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162.3億元,比上年增長24.4%,高等學??萍蓟顒咏?jīng)費支出占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的比重為10.5%。各類企業(yè)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占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131.2003年國家財政支出總額為( )
    A.24387.5億元 B.5002.6億元 C.3979.6億元 D.816.3億元
    答案:A。
    解析:2003年國家財政支出總額可以根據(jù)所給文字材料的第一句話求出。2003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額達975.5億元,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為4.0%,因此2003年國家財政支出總額為:975.5/4.0%=975.5×25>900×20=18000,只有A符合。這里充分利用了估算簡化計算。
    132.2003年中央財政支出與地方財政支出之比約為( )
    A.1:6.87 B.6.87:1 C.1:2.37 D.2.37:1
    答案:C。
    解析:2003年中央財政支出與地方財政支出的比例關(guān)系為
    分數(shù)線以上兩數(shù)的比例大約為2:1;分數(shù)線以下兩數(shù)的比例大約為1:4。因此該比值應該大約為1:2,只有C選項符合條件。這里還是利用了估算。
    133.與2002年相比,2003年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絕對增長量的執(zhí)行部門是( )
    A.各類企業(yè) B.國有獨立核算的科研院所
    C.高等學校 D.無法得知
    答案:A。
    解析:各類企業(yè)的活動經(jīng)費增長量=960.2×21.9%/(1+21.9%)
    國有獨立核算科研所活動經(jīng)費增長量=399.0×13.6%/(1+13.6%)
    高校活動經(jīng)費增長量=162.3×24.4%/(1+24.4%)
    很明顯,各類企業(yè)的總量大很多,增長百分比也較大,因此絕對增長量。
    此題注意,很容易用2003年活動經(jīng)費支出乘以增長百分比進行比較,雖然這樣做對于這道題能選出正確答案,但是這樣算是錯誤的。要注意同比增長是增長量除以去年的總量,所以計算式還要除以(1+同比增長)這個系數(shù),得到去年的總量,再乘以增長百分比才能算出絕對增長量。
    D選項是“無法得知”,同樣不可能作為正確選項。
    134.2003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額約占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的( )
    A.43.1% B.63.1% C.77.1% D.83.1%
    答案:B。
    解析:由全國高?;顒咏?jīng)費支出可求出
    全國科技活動經(jīng)費總支出=162.3/10.5%≈1600億元
    國家財政科技撥款/全國科技活動經(jīng)費總支出=975.5/1600>960/1600=60%
    且,975.5/1600
    利用分數(shù)之間的大小關(guān)系來將正確答案的范圍求出選出正確答案,這是資料分析題目常用的估算方法。
    135.根據(jù)文中劃線部分內(nèi)容,可以求出的選項為( )
    [1]2002年各類企業(yè)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
    [2]2003年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
    [3]2002年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
    A.[1] B.[1]與[2] C.[2]與[3] D.[1]、[2]與[3]
    答案:B。
    解析:對于[1],我們可以根據(jù)2003年的各類企業(yè)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960.2億元,以及同比增長21.9%這兩個條件求出,2002年的各類企業(yè)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960.2/(1+21.9%);
    對于[2],我們可以根據(jù)高等學??萍蓟顒咏?jīng)費支出162.3億元以及占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的比重為10.5%這兩個調(diào)價求出,2003年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162.3/10.5%;
    對于[3],我們的確可以求出來:今年的高等學??萍蓟顒咏?jīng)費支出占科技經(jīng)費總支出的10.5%,而高等學??萍蓟顒咏?jīng)費支出與各類企業(yè)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的比值我們可以用162.3/960.2求出,這樣我們可以求得各類企業(yè)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占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的比例為(960.2/162.3)×10.5%。根據(jù)文中最后一句話“各類企業(yè)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占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可知2002年各類企業(yè)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占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的比重為[(960.2/162.3)×10.5%-1.2%]。而2002年各類企業(yè)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在[1]中已經(jīng)求得為960.2/(1+21.9%),所以2002年全國總科技活動經(jīng)費支出為[960.2/(1+21.9%)]/ [(960.2/162.3)×10.5%-1.2%]。
    但是題中要求是要“根據(jù)劃線部分”,而[3]引用到了非劃線部分的內(nèi)容,因此不符合題意。只有[1]、[2]兩項內(nèi)容能夠根據(jù)文中的劃線部分求出。
    這道題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在以往的資料分析題目當中,從未出現(xiàn)過“根據(jù)劃線部分求出”這類題目,這是新型的題目。
    【例題二】二卷第四題:根據(jù)下表回答131-135題。
    年份
    貨幣和準貨幣
    貨幣
    流通中的現(xiàn)金
    活期存款
    準貨幣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9.10
    10.45
    11.99
    13.46
    15.83
    18.50
    22.12
    3.48
    3.90
    4.58
    5.31
    5.99
    7.09
    8.41
    1.02
    1.12
    1.35
    1.47
    1.57
    1.73
    1.97
    2.46
    2.77
    3.24
    3.85
    4.42
    5.36
    6.44
    5.62
    6.55
    7.41
    8.15
    9.84
    11.41
    13.71
    131.1998年,流通中的現(xiàn)金約占貨幣和準貨幣的( )
    A.10.0% B.10.7% C.13.2% D.37.3%
    答案:B。
    解析:所求的數(shù)據(jù)為1.12/10.45,這個值大于1.12/11.2=10%,小于1.12/10=11.2%。介于這兩個值之間的選項只有B選項。
    132.從1997~2003年間,貨幣量相對上一年的絕對增量的年份是( )
    A.1999年 B.2000年 C.2002年 D.2003年
    答案:D。
    解析:表中第三列的數(shù)據(jù)逐年相減即可得到。此題容易誤將每年的貨幣與準貨幣總量進行相減,這樣就會錯。另外,本題問的是“絕對增長量”,不是同比增長,這樣的問題簡化了計算。
    133.占當年貨幣和準貨幣的比例的是( )
    A.2002年貨幣 B.2003年貨幣 C.2002年準貨幣 D.2003年準貨幣
    答案:D。
    解析一:2002年貨幣:2002年準貨幣=7.09:11.41=1:1.61
    2003年貨幣:2003年準貨幣=8.41:13.71=1:1.63
    因此,2003年準貨幣的比例。解這道時將所求的比例轉(zhuǎn)化為當年貨幣與準貨幣的比例關(guān)系,哪種貨幣的比例,其百分比也。
    解析二:從表格中很容易看出,2002以及2003年的準貨幣量都比當年的貨幣量大,因此只需要看兩年之間貨幣量所占比值小的那年,準貨幣量的百分比就一定。2002年貨幣量百分比=7.09/18.50=38.3%,2003年貨幣量百分比=8.41/22.12=38.0%。因此2003年的準貨幣量百分比。
    134.從1997至2003年間,增長最快的項目是( )
    A.流通中的現(xiàn)金 B.貨幣 C.貨幣和準貨幣 D.活期存款
    答案:D。
    解析:所謂增長最快就是2003年的值/1997年的值的那個。
    流通中的現(xiàn)金比值=1.97/1.02=1.93;貨幣比值=8.41/3.48=2.42;貨幣和準貨幣比值=22.12/9.10=2.43;活期存款比值=6.44/2.46=2.62。因此活期存款增長最快。
    此題注意,上述算出來的值并不是同比增長。同比增長應該是(2002年的值-1997年的值)/1997年的值。所以上面算出來的值正好比同比增長大了100%。
    135.根據(jù)上表所列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并不是每一年,準貨幣都超過活期存款
    B.2000年活期存款是流通中的現(xiàn)金的2.5倍以上
    C.與1997年相比,2003年活期存款占貨幣量的比例有所增加
    D.準貨幣在貨幣和準貨幣中的比例均高于貨幣在貨幣和準貨幣中的比例
    答案:A。
    解析:從表格中最后兩列明顯看出準貨幣始終多于活期存款,所以A說法不正確。
    2006年的資料分析試題難度適中,試題典型。另外,一卷第133題給了大家一個信息。有很多考生在實際考試當中沒有時間求解資料分析的題目,大多數(shù)考生采取“全部題目都選擇同一個選項作為答案”的方法,由133題可以看出,D選項如果是“無法判斷”、“無法獲知”……之類的選項,則不可能是正確答案。因此考生在選擇同一個選項時,盡量避免選擇“D”這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