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準備
1) 技術準備
a. 組織專業(yè)技術人員熟悉圖紙,進行圖紙會審,使施工人員更了解圖紙及設計意圖;
b. 采用PKPM空間鋼結構設計軟件和對結構節(jié)點進行優(yōu)化設計(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
c. 采用其他空間鋼結構設計軟件和對結構節(jié)點進行符合;
d. 針對該結構的工藝特點,編制科學、細致、可行的加工、制作工藝流程。組織加工、制作、安裝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施工技術要點,做到嚴格按照工藝及安裝技術措施施工。
2) 物質準備
a. 編制材料采購計劃并提出材料采購的質量要求。材料進場前應首先復核材料質量保證書,主材及輔材質量均應達到國家相關的技術條件方可進行加工制作;
b. 保養(yǎng)及檢查維修機械設備,使其達到設計要求精度。編制運輸車輛及安裝機械需用量,根據(jù)施工進度及時調往施工現(xiàn)場;
c.調動技術、加工、安裝人員,編制施工進度計劃,使之合理、有效的完成各道工序。
3) 勞動組織準備
a. 根據(jù)工程的規(guī)模、結構特點及復雜程度,組織調度精兵強將參加制作與安裝。特殊工種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格證書,安裝工程成立以項目經理和技術負責為主的項目部具體實施廠房的安裝指揮及技術、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b. 對施工人員進行進行技術、質量、安全、防火、文明教育。
二、 鋼結構制作
1) 鋼結構制作的工藝流程
2)制作工藝路線: 樣板,樣桿及鉆模制作→原材料的進廠→材質證明書的檢查及外觀檢驗(不合格應返回)→(對于要拼接的鋼板需進行:鋼板坡口的加工→拼接→焊接檢驗→放樣下料→邊緣清理→組裝(“H”型鋼)→焊接(四個主焊縫)→焊接檢驗→矯正→外形尺寸檢查→銑端面→裝端板→劃線鉆孔→產品制作部分外形最終檢驗→噴沙除銹(摩擦面處理)→油漆→編號包裝
3)樣板、樣桿及鉆模制作: 樣板,樣桿及鉆模的切割邊均需銑平,樣板、鉆模的中心線應標出.制作樣板、樣桿應根據(jù)工藝要求預留切割,刨邊加工余量。樣板、樣桿及鉆模的極限偏差見表2.
4)原材料的進廠及檢驗: 鋼材應附有質量證明書,其質量標準應符合現(xiàn)行標準的各種技術條件并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不得使用無質量證明的鋼材。鋼材由于長期露天堆放,受雨淋和空氣的浸蝕,致使鋼材表面銹蝕.為確保質量,因此要求鋼材表面銹蝕,麻點和劃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該鋼材厚度負公差值的一半,且銹蝕、麻點的深度不得大于0.3mm,劃痕的深度不得大于0.5mm. 鋼材的表面,邊緣和斷面上不應有汽泡、結疤、裂紋、夾渣、壓入的氧化皮分層等。
5)鋼板對接坡口的加工及拼接: 由于鋼板難以做到定尺供料, 短的必須進行拼接.焊接梁上下翼板接料的位置應位于梁兩端1/3長度內,并與腹板接口位置相互錯開300mm以上,與加筋錯開100mm以上,柱子上翼板的接料位置要避開節(jié)點100mm,拼接的接縫應避開孔群。拼接變形應及時用火焰及機械進行校正,校正后的鋼板應達到的要求見下表.
項 目
允許偏差
鋼板的局
部平面度
t≤14
≤1.5
t>14
≤1
注: 坡口的加工應以機械加工為主,以火焰切割為輔, 坡口加工之后,按下列要求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拼接.
a) 坡口處母材無裂紋,重皮及毛刺等缺陷.
b) 坡口加工尺寸符合圖紙要求.
c) 焊接前應將母材焊口規(guī)定范圍內的油、漆、垢、銹等清理干凈,直至發(fā)出金屬光澤.
清理范圍如下:
手工電弧焊對接焊口:每側各為10-15mm
埋弧焊對接焊口: 每側各為20mm
且在清理范圍內應無裂紋,夾渣等缺陷.
6)焊接檢驗: 鋼板的拼接對焊焊縫屬于二類焊縫。碳素結構鋼應在焊縫冷卻到環(huán)境溫度,方可進行焊縫探傷|考試|大|檢驗。焊接接頭的內部質量應符合二類焊縫的要求.
7)放樣下料: 當鋼板拼接完成后,經過檢驗矯正后,方可進行放樣下料,下料切割前應將鋼材表面的油、銹等污物清理干凈;下料用的量具為樣桿,制作樣桿的量具應經計量檢定部門檢定合格. 各種樣桿及鉆模的尺寸公差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2 樣板、樣桿的尺寸公差
項目
名 稱
基 本 尺 寸(MM)
≤1500
1501-3000
3001-6000
>6000
1
零件劃線用樣板長度
±0.5
2
零件劃線用樣桿長度
±0.5
3
矩形樣板平面兩對角線之差(絕對值)
0.5
1.0
1.0
1.0
4
曲線位移值
1.0
1.5
1.5
2.0
5
孔距
±0.5
6
加工樣板的角度
±20
7
相鄰中心線之間偏差
±0.2
8
平行線距離和分段尺寸
±0.5
1) 技術準備
a. 組織專業(yè)技術人員熟悉圖紙,進行圖紙會審,使施工人員更了解圖紙及設計意圖;
b. 采用PKPM空間鋼結構設計軟件和對結構節(jié)點進行優(yōu)化設計(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
c. 采用其他空間鋼結構設計軟件和對結構節(jié)點進行符合;
d. 針對該結構的工藝特點,編制科學、細致、可行的加工、制作工藝流程。組織加工、制作、安裝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施工技術要點,做到嚴格按照工藝及安裝技術措施施工。
2) 物質準備
a. 編制材料采購計劃并提出材料采購的質量要求。材料進場前應首先復核材料質量保證書,主材及輔材質量均應達到國家相關的技術條件方可進行加工制作;
b. 保養(yǎng)及檢查維修機械設備,使其達到設計要求精度。編制運輸車輛及安裝機械需用量,根據(jù)施工進度及時調往施工現(xiàn)場;
c.調動技術、加工、安裝人員,編制施工進度計劃,使之合理、有效的完成各道工序。
3) 勞動組織準備
a. 根據(jù)工程的規(guī)模、結構特點及復雜程度,組織調度精兵強將參加制作與安裝。特殊工種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格證書,安裝工程成立以項目經理和技術負責為主的項目部具體實施廠房的安裝指揮及技術、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b. 對施工人員進行進行技術、質量、安全、防火、文明教育。
二、 鋼結構制作
1) 鋼結構制作的工藝流程
2)制作工藝路線: 樣板,樣桿及鉆模制作→原材料的進廠→材質證明書的檢查及外觀檢驗(不合格應返回)→(對于要拼接的鋼板需進行:鋼板坡口的加工→拼接→焊接檢驗→放樣下料→邊緣清理→組裝(“H”型鋼)→焊接(四個主焊縫)→焊接檢驗→矯正→外形尺寸檢查→銑端面→裝端板→劃線鉆孔→產品制作部分外形最終檢驗→噴沙除銹(摩擦面處理)→油漆→編號包裝
3)樣板、樣桿及鉆模制作: 樣板,樣桿及鉆模的切割邊均需銑平,樣板、鉆模的中心線應標出.制作樣板、樣桿應根據(jù)工藝要求預留切割,刨邊加工余量。樣板、樣桿及鉆模的極限偏差見表2.
4)原材料的進廠及檢驗: 鋼材應附有質量證明書,其質量標準應符合現(xiàn)行標準的各種技術條件并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不得使用無質量證明的鋼材。鋼材由于長期露天堆放,受雨淋和空氣的浸蝕,致使鋼材表面銹蝕.為確保質量,因此要求鋼材表面銹蝕,麻點和劃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該鋼材厚度負公差值的一半,且銹蝕、麻點的深度不得大于0.3mm,劃痕的深度不得大于0.5mm. 鋼材的表面,邊緣和斷面上不應有汽泡、結疤、裂紋、夾渣、壓入的氧化皮分層等。
5)鋼板對接坡口的加工及拼接: 由于鋼板難以做到定尺供料, 短的必須進行拼接.焊接梁上下翼板接料的位置應位于梁兩端1/3長度內,并與腹板接口位置相互錯開300mm以上,與加筋錯開100mm以上,柱子上翼板的接料位置要避開節(jié)點100mm,拼接的接縫應避開孔群。拼接變形應及時用火焰及機械進行校正,校正后的鋼板應達到的要求見下表.
項 目
允許偏差
鋼板的局
部平面度
t≤14
≤1.5
t>14
≤1
注: 坡口的加工應以機械加工為主,以火焰切割為輔, 坡口加工之后,按下列要求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拼接.
a) 坡口處母材無裂紋,重皮及毛刺等缺陷.
b) 坡口加工尺寸符合圖紙要求.
c) 焊接前應將母材焊口規(guī)定范圍內的油、漆、垢、銹等清理干凈,直至發(fā)出金屬光澤.
清理范圍如下:
手工電弧焊對接焊口:每側各為10-15mm
埋弧焊對接焊口: 每側各為20mm
且在清理范圍內應無裂紋,夾渣等缺陷.
6)焊接檢驗: 鋼板的拼接對焊焊縫屬于二類焊縫。碳素結構鋼應在焊縫冷卻到環(huán)境溫度,方可進行焊縫探傷|考試|大|檢驗。焊接接頭的內部質量應符合二類焊縫的要求.
7)放樣下料: 當鋼板拼接完成后,經過檢驗矯正后,方可進行放樣下料,下料切割前應將鋼材表面的油、銹等污物清理干凈;下料用的量具為樣桿,制作樣桿的量具應經計量檢定部門檢定合格. 各種樣桿及鉆模的尺寸公差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2 樣板、樣桿的尺寸公差
項目
名 稱
基 本 尺 寸(MM)
≤1500
1501-3000
3001-6000
>6000
1
零件劃線用樣板長度
±0.5
2
零件劃線用樣桿長度
±0.5
3
矩形樣板平面兩對角線之差(絕對值)
0.5
1.0
1.0
1.0
4
曲線位移值
1.0
1.5
1.5
2.0
5
孔距
±0.5
6
加工樣板的角度
±20
7
相鄰中心線之間偏差
±0.2
8
平行線距離和分段尺寸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