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定坤丹

字號:

中藥名稱 定坤丹
    拼音名 Dingkun Dan
    來源 本品為人參、鹿茸、西紅花、雞血藤膏、三七、白芍、熟地黃、當歸、白術(shù)、枸杞子、黃芩、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膠、延胡索等藥味經(jīng)加工制成的大蜜丸。
    性狀 本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氣微,味先甜而后苦澀。
    鑒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種皮石細胞表面觀不規(guī)則多角形,壁厚,波狀彎曲,層紋清晰。
    草酸鈣簇晶,直徑15~30μm,有時排列成行或一個細胞中含有數(shù)個簇晶。
    針晶細小,不規(guī)則地充塞于薄壁細胞中。
    纖維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
    纖維成束,周圍薄壁細胞含有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花粉粒無色或淡黃色,圓球形,直徑70~200μm,外壁兩層呈等厚,表面有稀疏細小刺狀雕紋。
    (2) 取本品5g,切碎,加等量硅藻土研勻,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提取至近無色,回收甲醇,殘渣加水約50ml,加熱使溶解,放冷,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提取3 次(20、15、15ml),合并乙醚液,用 2%碳酸鈉溶液提取3 次,每次15ml,棄去乙醚液,堿液用醋酸乙酯15ml洗滌,棄去醋酸乙酯液,堿液加鹽酸調(diào)pH值至2~3,用苯15ml洗滌,棄去苯液,繼用乙醚提取3 次,每次15ml,揮去乙醚,殘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阿魏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20μl 、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冰醋酸-甲醇(30:1:3)為展開劑,展開(必須保存20℃以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深藍色熒光斑點。
    (3) 取本品5g,切碎,加等量硅藻土研勻,用 7%硫酸溶液,充分研磨提取3 次,每次25ml,離心,取上清液,置錐形瓶中,在水浴上加熱回流1 小時,冷卻,移至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60~90℃)提取3 次,每次15ml,含并石油醚液,揮干,殘渣加無水乙醇1ml ,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人參二醇、人參三醇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 1ml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20μl 、對照品溶液10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3∶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硫酸乙醇溶液(1→10) ,在105 ℃烘約10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滋補氣血,調(diào)經(jīng)舒郁。
    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帶下,貧血衰弱,血暈血脫,產(chǎn)后諸虛,骨蒸潮熱。
    用法與用量 一次半丸至1 丸,一日2 次。
    注意   忌食生冷油膩等刺激性食物。
    傷風感冒時停服。
    規(guī)格 每丸重10.8g 。
    貯藏 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