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草豆蔻

字號:

中藥名稱 草豆蔻
    拼音名 Caodoukou
    英文名 SEMEN ALPINIAE KATSUMADAI
    來源 本品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的干燥近成熟種子。
    復、秋二季采收,曬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燙,曬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團,曬干。
    性狀 本品為類球形的種子團,直徑1.5~2.7cm。
    表面灰褐色,中間有黃白色的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 瓣,每瓣有種子多數(shù),粘連緊密,種子團略光滑。
    種子為卵圓狀多面體,長3~5mm,直徑約3mm ,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種皮沿種脊向內伸入部分約占整個表面積的1/2 ;胚乳灰白色。
    氣香,味辛,微苦。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假種皮有時殘存,為多角形薄壁細胞。
    種皮表皮細胞類圓形,壁較厚;下皮為1~3列薄壁細胞,略切向延長;色素層為數(shù)列棕色細胞,其間散有類圓形油細胞1~2列,直徑約50μm ;內種皮為1 列柵狀石細胞,棕紅色,內壁與側壁極厚,胞腔小,內含硅質塊。
    外胚乳細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鈣方晶和少數(shù)細小簇晶。
    內胚乳細胞含糊粉粒。
    粉末黃棕色。
    種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長條形,直徑約至30μm,壁稍厚,常與下皮細胞上下層垂直排列;下皮細胞表面觀長多角形或類長方形。
    色素層細胞間皺縮,界限不清楚,含紅棕色物,細胞多碎裂成不規(guī)則色素塊。
    油細胞散列于色素層細胞皺縮,界線不清楚,含紅棕色物,細胞多碎裂成不規(guī)則色素塊。
    油細胞散列于色素層細胞間,呈類圓形或長圓形,含黃綠色油狀物。
    內種皮厚壁細胞黃棕色或紅棕色,表面觀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內含硅質塊;斷面觀細胞1 列,柵狀,內壁及側壁極厚,胞腔偏外側,內含硅質塊。
    外胚乳細胞充滿淀粉粒集結成的淀粉團,有的包埋有細小草酸鈣方晶。
    內胚乳細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2)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 ,置水浴中加熱振搖5 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山姜素和小豆蔻明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各含2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1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在100℃ 烘約5 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山姜素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淺藍色熒光斑點;在與小豆蔻明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棕褐色斑點。
    再噴以 5%三氯化鐵乙醇溶液,日光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小豆蔻明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褐色斑點。
    炮制   除去雜質。
    用時搗碎。
    含量測定   照揮發(fā)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
    本品含揮發(fā)油不得少于 1.0%(ml/g)。
    性味與歸經   辛,溫。
    歸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燥濕健脾,溫胃止嘔。
    用于寒濕內阻,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
    用法與用量 3~6g 。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