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 蓖麻子
拼音名 Bimazi
英文名 SEMEN RICINI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種子。
秋季采摘成熟果實,曬干,除去果殼,收集種子。
性狀 本品呈橢圓形或卵形,稍扁,長0.9~1.8cm,寬0.5~1cm。
表面光滑,有灰白色與黑褐色或黃棕色與紅棕色相間的花斑紋。
一面較平,一面較隆起,較平的一面有1 條隆起的種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淺棕色突起的種阜。
種皮薄而脆。
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葉2 ,菲薄。
無臭,味微苦辛。
炮制 除去雜質(zhì),用時去殼,搗碎。
性味與歸經(jīng) 甘、辛,平;有毒。
歸大腸、肺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消腫撥毒,瀉下通滯。
用于癰疽腫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結(jié)。
用法與用量 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亦可入丸劑內(nèi)服。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
拼音名 Bimazi
英文名 SEMEN RICINI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種子。
秋季采摘成熟果實,曬干,除去果殼,收集種子。
性狀 本品呈橢圓形或卵形,稍扁,長0.9~1.8cm,寬0.5~1cm。
表面光滑,有灰白色與黑褐色或黃棕色與紅棕色相間的花斑紋。
一面較平,一面較隆起,較平的一面有1 條隆起的種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淺棕色突起的種阜。
種皮薄而脆。
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葉2 ,菲薄。
無臭,味微苦辛。
炮制 除去雜質(zhì),用時去殼,搗碎。
性味與歸經(jīng) 甘、辛,平;有毒。
歸大腸、肺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消腫撥毒,瀉下通滯。
用于癰疽腫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結(jié)。
用法與用量 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亦可入丸劑內(nèi)服。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