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 鷺鷥咯丸
拼音名 Lusika Wan
性狀 本品為黑綠色的大蜜丸;氣微,味甜、苦。
鑒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guī)則片狀結晶無色,有平直紋理。
具緣紋孔導管大,多破碎,有的具緣紋孔呈六角形或斜方形,排列緊密。
果皮含晶石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直徑17~31μm,壁厚,胞腔內(nèi)含草酸鈣方晶。
種皮細胞類圓形、長圓形或形狀不規(guī)則,壁網(wǎng)狀增厚似花紋樣。
不規(guī)則塊片或顆粒藍色。
草酸鈣柱晶直徑約至34μm,氣孔特異,保衛(wèi)細胞側面觀似啞鈴狀。
種皮柵狀細胞表面觀短梭形,側面觀斜長方形,壁較厚,微木化,常附有棕色內(nèi)果皮細胞,內(nèi)含草酸鈣方晶。
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2) 取本品9g,剪碎,加醋酸乙酯20ml,水浴回流0.5 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靛藍、靛玉紅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處方 麻黃 12g 苦杏仁 60g 石膏 60g甘草 12g 細辛 6g 紫蘇子(炒) 60g白芥子(炒)12g 牛蒡子(炒) 30g 瓜萎皮 60g射干 30g 青黛 30g 蛤殼 60g天花粉 60g 桅子(姜炙) 60g 牛黃 5g
制法 以上十五味,除牛黃外,其余麻黃等十四味粉碎成細粉,將牛黃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
每100g粉末加煉蜜9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
用于痰濁阻肺引起:陣陣咳嗽,痰鳴氣促,咽干聲啞,百日咳癥。
用法與用量 梨湯或溫開水送服,一次1 丸,一日2 次。
規(guī)格 每丸重1.5g
貯藏 密封。
    
   
              
              拼音名 Lusika Wan
性狀 本品為黑綠色的大蜜丸;氣微,味甜、苦。
鑒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guī)則片狀結晶無色,有平直紋理。
具緣紋孔導管大,多破碎,有的具緣紋孔呈六角形或斜方形,排列緊密。
果皮含晶石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直徑17~31μm,壁厚,胞腔內(nèi)含草酸鈣方晶。
種皮細胞類圓形、長圓形或形狀不規(guī)則,壁網(wǎng)狀增厚似花紋樣。
不規(guī)則塊片或顆粒藍色。
草酸鈣柱晶直徑約至34μm,氣孔特異,保衛(wèi)細胞側面觀似啞鈴狀。
種皮柵狀細胞表面觀短梭形,側面觀斜長方形,壁較厚,微木化,常附有棕色內(nèi)果皮細胞,內(nèi)含草酸鈣方晶。
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2) 取本品9g,剪碎,加醋酸乙酯20ml,水浴回流0.5 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靛藍、靛玉紅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處方 麻黃 12g 苦杏仁 60g 石膏 60g甘草 12g 細辛 6g 紫蘇子(炒) 60g白芥子(炒)12g 牛蒡子(炒) 30g 瓜萎皮 60g射干 30g 青黛 30g 蛤殼 60g天花粉 60g 桅子(姜炙) 60g 牛黃 5g
制法 以上十五味,除牛黃外,其余麻黃等十四味粉碎成細粉,將牛黃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
每100g粉末加煉蜜9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
用于痰濁阻肺引起:陣陣咳嗽,痰鳴氣促,咽干聲啞,百日咳癥。
用法與用量 梨湯或溫開水送服,一次1 丸,一日2 次。
規(guī)格 每丸重1.5g
貯藏 密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