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昨日打探到在漢8所部委屬高校招生計劃,統(tǒng)計顯示:8校繼去年在鄂減招845人后,今年減招523人。但因今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減少,這8所學校錄取率有望與去年持平。
據(jù)統(tǒng)計,武漢大學比去年在鄂減招195人,華中科技大學減少270人,武漢理工大學減少100人,華中師范大學減少3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減少32人,華中農業(yè)大學減少37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去年持平,中南民族大學比去年增加114人。
據(jù)了解,教育部從前年起,要求地方高校減少屬地計劃,“不得超過全國招生總計劃數(shù)的30%”,同時由于湖北不實行平行志愿錄取,本地重點高校不得不執(zhí)行教育部“向16個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在原計劃基礎上,增加2%的計劃”,多種因素累計導致出現(xiàn)8部委屬高校在鄂減招的局面。
武漢大學招就處負責人介紹,如果湖北考生報考踴躍、生源質量高,錄取時還將會追加招生人數(shù)。因此實際錄取的湖北考生人數(shù)有可能會超過去年。
武漢理工大學招生負責人則表示,雖然從數(shù)字上看減少了,但學校僅機動預留計劃,文理科共投放了350人,“可以說多數(shù)機動計劃都放在了湖北”。一重點高校負責人也透露,實際投檔時還會從生源一般的外省市抽調計劃回湖北,錄取率有望與去年持平。
但是,近三年來,湖北重點高?!爸驹冈选爆F(xiàn)象尤為突出。武漢一高校招辦負責人分析,一方面是湖北考生不愿意出省讀書,更重要的是過分迷信學校的牌子和招生咨詢分數(shù)線?!艾F(xiàn)在的就業(yè)競爭更多的體現(xiàn)在專業(yè)優(yōu)勢,為讀所謂的去犧牲專業(yè),這很危險”。
該負責人透露,事實上考生多是被調劑到就業(yè)率不高的專業(yè),“入校后申請轉專業(yè)的機會很少”。
記者走訪中,各高校教務處和招生辦負責人普遍建議,如分數(shù)競爭力不強,要勇于去填報外省重點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中南大學等工科實力不俗的東北及中西部大學,如能專業(yè)對口就大膽填報。
武漢學生讀機會未減
報考一本院校三大猜想
猜想一:減招會否導致在鄂投檔線走高?
如按“985高?!?、“211高?!焙鸵话阒攸c高校分類,武大和華中大屬第一集團軍,其他部屬高校為第二方陣,中南民大等高校排在第三梯隊。
據(jù)統(tǒng)計,華中大和武大兩所高校連續(xù)三年理科投檔線持續(xù)走高,文科也呈上升趨勢。而這種趨勢,在第二方陣高校中也不同程度存在。有專家也表示,減招對第一、二方陣影響相對較大。
但武大和華中大同時表示,如果湖北省生源質量高,將會通過追加招生計劃,自主招生等方式加大在鄂招生量,兩校最終錄取數(shù)會與去年計劃數(shù)持平。
猜想二:會否影響我市考生報讀在漢?
有專家表示,武漢考生因有共建生填報,家門口讀機會增加。
據(jù)了解,今年武漢的共建生為1740個計劃,與去年大致相當。但今年武漢高考報名人數(shù)比去年減少3000余人。同時,今年共建生開始實行平行志愿,有利于解決生源不均導致學生落選的情況;共建生最低控制線由往年“批次線上,學校調檔線下20分”,調整為“一本最低控制線上”,更是使生源范圍擴大,對武漢考生是利好消息。
猜想三:讀省外機會是否會增加?
有關專家認為,歷年來,與省內同檔次的外地高校,除少數(shù)頂尖高校外,投檔資格線往往較省內低,如果我省考生有針對性填報這類高校,錄取希望會增大。
據(jù)統(tǒng)計,武漢大學比去年在鄂減招195人,華中科技大學減少270人,武漢理工大學減少100人,華中師范大學減少3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減少32人,華中農業(yè)大學減少37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去年持平,中南民族大學比去年增加114人。
據(jù)了解,教育部從前年起,要求地方高校減少屬地計劃,“不得超過全國招生總計劃數(shù)的30%”,同時由于湖北不實行平行志愿錄取,本地重點高校不得不執(zhí)行教育部“向16個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在原計劃基礎上,增加2%的計劃”,多種因素累計導致出現(xiàn)8部委屬高校在鄂減招的局面。
武漢大學招就處負責人介紹,如果湖北考生報考踴躍、生源質量高,錄取時還將會追加招生人數(shù)。因此實際錄取的湖北考生人數(shù)有可能會超過去年。
武漢理工大學招生負責人則表示,雖然從數(shù)字上看減少了,但學校僅機動預留計劃,文理科共投放了350人,“可以說多數(shù)機動計劃都放在了湖北”。一重點高校負責人也透露,實際投檔時還會從生源一般的外省市抽調計劃回湖北,錄取率有望與去年持平。
但是,近三年來,湖北重點高?!爸驹冈选爆F(xiàn)象尤為突出。武漢一高校招辦負責人分析,一方面是湖北考生不愿意出省讀書,更重要的是過分迷信學校的牌子和招生咨詢分數(shù)線?!艾F(xiàn)在的就業(yè)競爭更多的體現(xiàn)在專業(yè)優(yōu)勢,為讀所謂的去犧牲專業(yè),這很危險”。
該負責人透露,事實上考生多是被調劑到就業(yè)率不高的專業(yè),“入校后申請轉專業(yè)的機會很少”。
記者走訪中,各高校教務處和招生辦負責人普遍建議,如分數(shù)競爭力不強,要勇于去填報外省重點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中南大學等工科實力不俗的東北及中西部大學,如能專業(yè)對口就大膽填報。
武漢學生讀機會未減
報考一本院校三大猜想
猜想一:減招會否導致在鄂投檔線走高?
如按“985高?!?、“211高?!焙鸵话阒攸c高校分類,武大和華中大屬第一集團軍,其他部屬高校為第二方陣,中南民大等高校排在第三梯隊。
據(jù)統(tǒng)計,華中大和武大兩所高校連續(xù)三年理科投檔線持續(xù)走高,文科也呈上升趨勢。而這種趨勢,在第二方陣高校中也不同程度存在。有專家也表示,減招對第一、二方陣影響相對較大。
但武大和華中大同時表示,如果湖北省生源質量高,將會通過追加招生計劃,自主招生等方式加大在鄂招生量,兩校最終錄取數(shù)會與去年計劃數(shù)持平。
猜想二:會否影響我市考生報讀在漢?
有專家表示,武漢考生因有共建生填報,家門口讀機會增加。
據(jù)了解,今年武漢的共建生為1740個計劃,與去年大致相當。但今年武漢高考報名人數(shù)比去年減少3000余人。同時,今年共建生開始實行平行志愿,有利于解決生源不均導致學生落選的情況;共建生最低控制線由往年“批次線上,學校調檔線下20分”,調整為“一本最低控制線上”,更是使生源范圍擴大,對武漢考生是利好消息。
猜想三:讀省外機會是否會增加?
有關專家認為,歷年來,與省內同檔次的外地高校,除少數(shù)頂尖高校外,投檔資格線往往較省內低,如果我省考生有針對性填報這類高校,錄取希望會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