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燥濕行氣——用于濕阻中焦證。
本品苦能下氣,辛以散結(jié),溫可燥濕,主入脾胃經(jīng),功善燥濕、行氣,為消除濕滯痞滿之要藥。治濕阻中焦、脾胃氣滯之脘痞腹?jié)M、不思飲食、嘔惡吞酸、倦怠便溏等癥,常與蒼術(shù)、陳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2. 消積——用于腸胃積滯。
本品入大腸經(jīng),能下氣寬中、消積導(dǎo)滯,為治食滯脹滿所常用。
(1)治腸胃積滯之大便秘結(jié)。常與枳實、大黃同用,如厚樸三物湯?!】荚嚧缶W(wǎng)站整理
(2)治熱結(jié)腸胃之大便燥堅難下。常與大黃、芒硝、枳實等同用,如大承氣湯。
3. 平喘——用于痰飲喘咳。
本品兼入肺經(jīng),既能燥濕而化痰,又能下氣而平喘,用于痰飲喘咳。
(1)治宿有喘病,又新感風(fēng)寒而發(fā)。常與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2)治痰濕內(nèi)阻之胸悶喘咳、痰多清稀。常與蘇子、橘皮、當(dāng)歸等同用,如蘇子降氣湯。
本品苦能下氣,辛以散結(jié),溫可燥濕,主入脾胃經(jīng),功善燥濕、行氣,為消除濕滯痞滿之要藥。治濕阻中焦、脾胃氣滯之脘痞腹?jié)M、不思飲食、嘔惡吞酸、倦怠便溏等癥,常與蒼術(shù)、陳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2. 消積——用于腸胃積滯。
本品入大腸經(jīng),能下氣寬中、消積導(dǎo)滯,為治食滯脹滿所常用。
(1)治腸胃積滯之大便秘結(jié)。常與枳實、大黃同用,如厚樸三物湯?!】荚嚧缶W(wǎng)站整理
(2)治熱結(jié)腸胃之大便燥堅難下。常與大黃、芒硝、枳實等同用,如大承氣湯。
3. 平喘——用于痰飲喘咳。
本品兼入肺經(jīng),既能燥濕而化痰,又能下氣而平喘,用于痰飲喘咳。
(1)治宿有喘病,又新感風(fēng)寒而發(fā)。常與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2)治痰濕內(nèi)阻之胸悶喘咳、痰多清稀。常與蘇子、橘皮、當(dāng)歸等同用,如蘇子降氣湯。